“工”字钢居然有“眼睛”!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打造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沈高 詹桃 张力心
2022-10-27 10:54
摘要

深汕西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将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现代化交通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10月27日,在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TJ8合同段的隧道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上,随着工人在数控工字钢冷弯机上输入数据参数,一条条“工”字钢在滚轮的带动下被加工成带有弧度的拱形节段。这些节段弯曲线型好,成型速度快,尺寸控制精准。这是深汕西高速“智能制造”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领域的又一新进展。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是目前广东省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针对工程沿线地形起伏多变,新建超大跨扁平隧道群地质条件差,技术难度极大的情况,为维护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稳定,保障施工安全,更有效地防治软弱围岩隧道过大变形,项目打造了全国首条隧道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大大提升隧道钢拱架的质量,为隧道提供了有力支护。

全自动生产线上,数控工字钢冷弯机将“工”字钢弯曲成拱形,与之联动的切割机器人接收到“信号”,利用激光引导技术对“工”字钢精准实施等离子切割。随后,切割好的工字钢节段进入自动对位输送带整形,进行自动夹持定位。

与此同时,配板机器人搭载的视觉相机成为“眼睛”,对“工”字钢端头位置进行自动识别并对位,并将“工”字钢位置数据“共享”给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搭载3D激光焊缝寻位系统,进一步精准识别焊缝位置,对配板进行焊接,进一步加固钢拱架。整个焊接过程配板准确,内外焊缝连续饱满,焊接精度精确到毫米级。

“经实践验证,该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可涵盖多种规格型钢、多种弧长及半径的钢拱架加工,系统稳定性强、加工精度及焊接质量好。”项目总工程师邱志雄介绍,该生产线建成后仅需1人操作,综合产能每天可达100节以上,工作效率较之前提高了50%,极大推动了隧道施工机械化、自动化进展。

据了解,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汕尾市陆丰,路线向西途经汕尾市、深汕合作区、惠州市、深圳市,终于深圳市龙岗区,全长约146公里,全线按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该项目积极应用智能、低碳、绿色的管理手段,推广以桩梁一体架桥机、边坡一体化机械开挖与装配施工等全国六大首创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新技术,以创新技术为项目提质增效,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项目完成后,将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现代化交通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图片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提供)

(原标题《“工”字钢居然有“眼睛”!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打造钢拱架全自动生产线》)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沈高 詹桃 张力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