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体系建设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直接体现了城市的营商环境。为了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中山不断改革创新,筑牢信用根基,利用信用赋能,在分类监管、惠民便企等方面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已在43个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中山全面推进市、镇一体化综合信用平台建设,全面应用信用记录,通过推进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修复全过程信用监管应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其中,事中监管方面,中山已在43个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如实现“信用+住建监管”,通过建立“诚信管理办法+诚信记分办法+诚信记分标准+诚信管理平台”实现建设工程、房地产、物业管理三个领域的联动信用监管。其中,在房地产方面,创新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按自身诚信等级提取不同比例的预售款用于支付工程进度费用。
在“信用+烟草监管”方面,中山作为全国试点,率先搭建烟草“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以卷烟零售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依据,出台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统一卷烟零售商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为全国以信用规范烟草零售市场探索出可复制经验。中山还实现了“信用+出租车监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出租车服务+收入诚信考核”,推动了出租车行业监管改革创新,并从出租车领域拓展至网约车领域,通过搭建政府、协会、平台、企业四方联动的信用监管机制,规范了中山网约车行业发展。
7月5日,中山信用主题公交车亮相(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讲诚信享红利,“产业贷”解决融资难
为了营造守信激励的氛围,中山不断提升信用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应用。目前已经创新开发了“信用+数字贷”服务、“信用+产业贷”服务。
其中,以“数字贷”作为切入口并以中山市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系统为试点探索建设全市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系统每月自动产生信易贷“白名单”。对制造业企业使用金融机构纯信用的“数字贷”金融产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给予全额贴息;对已经备案项目、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照“免申即享”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贴息。
同时,开发了“信用+产业贷”服务,结合中山产业镇的特色,针对众多中小养殖户、花农户等无法提供足值抵押物,导致融资难的问题,市信用办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发“脆肉鲩贷”“横栏花木贷”等行业贷款产品,根据脆肉鲩与花木养殖特点制定合适额度及还款计划,在抵押基础上增加了信用信息查询、自然人担保的方式,支持行业采用较低利率发放贷款,为中山脆肉鲩与花木养殖产业浇灌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7月末,“脆肉鲩养殖贷”和“横栏花木贷”已分别完成授信额度1.21亿元和3亿元,惠及农户超177户,有效解决脆肉鲩与花木养殖户难申请贷款的难题,实实在在惠及养殖、种植户,支持当地三农发展。
“信易保”秒签发,投标企业节省保证金196亿
2020年,中山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试点应用电子保函,创新推出“信易保”电子保函服务平台,诚实守信的“红名单”投标企业通过该平台在线申请电子保函开具,无需上传和录入信息,系统通过银企直联自动识别担保费用,缴费后实现“秒级”签发,同时企业不用再缴纳投标保证金,大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并有助于公平公正地选出最优的投标主体。
截至2022年8月末,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已开具76366笔保函,涉及缴纳保费0.50亿元,可担保的投标保证金总额196.63亿元,为投标企业节省保证金费用共计196.13亿元,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进入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投标企业中,共为红名单企业节省保证金41.75亿元,减免保单费用156万元。“信易保”项目获得了第三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
(原标题《中山已在43个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