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国内消费者趋于减支增频,对质量追求提高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
2022-09-15 14:24
摘要

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在非必需品的消费上变得更为保守,偶然性消费变得更少,呈现降低支出规划但增加了购物频次的趋势。

普华永道15日发布《2022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国报告——洞察零售新格局,开拓增长新路径》。报告指出,受经济下行等各种因素影响,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在非必需品的消费上变得更为保守,偶然性消费变得更少,呈现降低支出规划但增加了购物频次的趋势。

但随着居家办公、户外露营等新兴生活和工作模式的普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也面临变革,他们正在重新调整支出类别,愿意为有吸引力的国货品牌买单,对个人隐私、品牌商的ESG策略等有了更高的期望。

根据调研,44%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六个月会增加食品杂货支出,而越来越以及多受访者预计将减少非必需品的支出,例如时尚产品、健康和美容,以及消费电子产品。

中国品牌对本土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疫情期间进一步受到追捧。调研显示,与去年相比,45%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对国产品牌还是国外品牌都无所谓的受访者则有所减少(33%)。

受访消费者亦表示,除了支持本地经济外,他们愿意为本土产品支付溢价,也基于较短的配送时间、购买的便捷性,以及更高的质量等方面的考虑。

普华永道中国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表示,中国正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规划可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对于品牌和零售商而言显得空前重要。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消费行业在2021年成为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活动的焦点,如高瓴收购飞利浦家电,腾讯参股乐天等等,其次才是高科技和金融行业,交易量主要受惠于多个热门的投资主题推动,如工业和技术升级、消费行业的双循环倡议等。

普华永道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的复苏和经济发展,国内市场消费潜能日益凸显,消费品行业的新变化将推动品牌和零售商们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转型升级。

(原题《普华永道:国内消费者趋于减支增频,对质量追求提高》)

编辑 陈冬云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编辑-周梦璇(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