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龙岗区掀起劳动教育热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2022-09-03 15:00

“清池塘,插秧苗,农民的辛苦我知道……”9月1日开学第一天,位于龙岗区的麓城外国语小学就在线上上起了劳动课,伴随着学生原创歌曲《麓城劳动之歌》的欢快旋律,五年级的学生们学习缝补方法,把家里破损的衣服缝补如新。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指出,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目前,龙岗区结合劳动教育学科特点全面推进全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加大培养劳动教育学科骨干教师力度。整体把握各学段的特点和要求,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学校也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坚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贯通全学段、全学科,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普遍重视、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新学期同学们在线上上劳动课

校园农场让孩子体验劳动之美

走进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农耕园,模拟湿地、鱼稻共生田、模拟微沙漠、养鸡场等区域一一排开,会自动浇水的机器人穿梭在农田中,“照看”着庄稼,同学们自己养的鸡鸭鱼为农耕园增添了一丝生气,在这里每个年级都在有属于自己的“小田地”。8月中旬,正值暑假,也有几个来自学校农耕社团的同学回到学校,为返校后的“开镰节”做准备,专业老师也在一旁为学生们讲解选种、播种、施肥、浇水等注意事项,三个同学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记录好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

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农耕园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孵化小鸡。我们将鸡蛋分为两组,一组是母鸡孵,一组是保温箱孵化。后来发现保温箱孵化的孵出的比例更好,长得也更快。”五年级的同学黄满芳告诉记者。

据了解,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农耕园2015年就已落成,七年时光里,麓城一直在探索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链,让劳动教育常态化。

龙岗区德琳学校利用屋顶闲置空间打造空中农场,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盆栽、攀藤架、水培区,还有刚刚种下的各种农作物幼苗,满眼尽是绿意。这个精心打造的1万平方米的屋顶农场,可以说是校外1000亩德琳农场在校内的微缩版,学生在这里,可以零距离体验农耕之乐。孩子们亲手种植的食材去哪了?在厨艺课上,孩子们用自己种植的劳动果实烹饪一道道美味佳肴,一起品尝劳动的快乐。


德琳学校的农庄

而在毗邻清林径森林公园和清林径水库的清林径实验小学,也开辟出了一片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拥有一米菜园、花生基地、走廊园艺、空中花园等,还有种子博物馆、昆虫馆、水族生态馆等,满足学生日常学习探究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以龙岗区图书馆分馆为主,学生可以进行多项劳动体验。据统计,全校植物种类多达106种,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作品60余种数百余件,种子博物馆里陈列的种子达300多种。


清林径实验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

科技创新+劳动教育 让创意插上翅膀

“黑科技”如何劳动更便捷的?在龙岗区各学校,劳动教育也与时俱进,与科技结合,涌现了一批“小能工巧匠”,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毛绒玩具上的毛是一根根粘上去的吗?那也太累了吧!在龙岗区坂田实验学校,一批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王妍琳老师的带领下,运用的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作出了静电植绒制作贺卡。这一节STEAM+课程是还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遴选活动——微课资源省级二等奖。

坂田实验学校的STEAM+劳动微课

过去,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农耕园曾经因为农作物过于密集长势不好,学校农耕社团的同学们就自动监控并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的设备,氧气充足了,蔬果粮食都长得又高又壮。而在农耕园里自动浇水的机器人,捕捉害虫的智能灯也都是出自这些同学之手。这正是该校牵头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原科技司)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成果。

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同学实验传感装置(资料图片)

清林径实验小学的科技劳动教育则通过主题化形式展开。基于科技种植项目、校园农场、一米菜园等平台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学习,积极开展小课题、小研究、小制作、小创新等活动,建构特色劳动课程,培育学生通识性的劳动能力,挖掘劳动文化的育人功能。

特色课程赋能劳动教育

虽然今年劳动课才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而龙岗区许多学校其实早就开始了劳动教育课程。

德琳学校每周开设一节食育课、厨艺课,让孩子们学会认知食物、辨认食物,学会均衡营养、合理膳食。还被评为国家级“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

德琳学校的厨艺课(资料图片)

在麓城外国语小学自2015年起便以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与指导纲要》为指导,构建了“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还曾荣荣获“广东省首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今年该校又结合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将校本课程与深圳市的统一教材结合,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劳动的乐趣。

麓城外国语小学开发的教材

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说:“我们研发了劳动教育课程,并融入整个学科,与语文美术等课程结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带给了孩子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体验,可以这么说,一片小小的菜地把家校社的心都连在一起了!”

清林径实验小学则以“绿色教育”为基本理念,以“成长教育”作为支撑点,以“种子课程”为主线,构建了“正心”“智通”“力行”和“尚美”四大劳动课程体系。种子课程融合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劳动内容,以单元主题串联,包含家园自理、校园劳动、社会服务、植物种植、科技创新和艺术设计六大内容,螺旋式融合在低中高年级三个学段,每一学段学生的劳动能力点不断递升。

清林径实验小学同学体会丰收乐趣(资料图片)

(来源:读创)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