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筑宝地 领湾向未来
深圳特区报
2022-08-29 08:24


8月26日,宝安重磅发布的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拉开了宝安立足湾区的空间战略架构。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宝安的空间价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黄金内湾”的建设,以及前海“扩区”,宝安的发展极具想象空间,正“领湾向未来”,在规划蓝图和战略级空间的吸引下,资本、技术和人才纷沓而至。

湾区视野下的宝安—— 强化联通功能推动湾区融合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现代经济发展则证明:世界向湾,经济“聚”湾,湾区是全世界经济最活跃、产业最集中、创新要素最集聚的地方,世界银行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区域。

风物长宜放眼量。跳出深圳,从高空俯瞰宝安,这颗位于南海之滨的明珠,辖区土地落在珠江口东岸的脊梁位置,南北向的广深港澳创新走廊与东西向的深中、深珠发展轴在这里交汇,环绕四周有深圳的前海自贸片区、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中山的翠亨新区、广州的南沙新区和珠海的横琴新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全球的湾区城市中都不多见。“从深圳的视角看,宝安只是边缘城区,但从大湾区的战略视角看,宝安是大湾区的中心地带。”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表示。

更何况,宝安还有全国范围内都罕见的“六龙汇聚”的交通格局,兼具海港、空港、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路网的交通优势,为宝安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快联通国内市场,“链”入全球市场,打通“双循环”。

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四月新开的深圳-德国莱比锡航线成为不少出口欧洲货主的新选择。今年以来,宝安国际机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的贸易圈向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区域不断拓展。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宝安国际机场以及其他优良的交通基础为依托,以宝安雄厚的实体经济为基础,交通和产业等彼此之间产生的“化学效应”,为宝安“制造”物流、资金流、人流的“虹吸效应”。“国际机场为宝安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宝安要建设成功的临空都市区和经济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认为。

“向湾区发展的前提是联通,宝安有责任代表深圳推动湾区融合,有能力为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创造机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局长黄文辉表示,未来环机场片区将培育一系列总部区,打通内外双循环,放大机场东六位一体交通枢纽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向湾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此次宝安发布的空间战略,机场东总部商务区、九围国际总部区、立新湖科创总部区将携手构筑国际一流临空经济总部功能带。其中,机场东商务总部区与机场T1空场枢纽无缝衔接,有高效便捷的城际、地铁,打造湾区商务交往的新门户和目的地。九围国际总部山清水秀,面向国际企业和国际组织机构总部构建山水相融的国际总部院子。立新湖科创总部区则将打造独具滨湖特色的科创总部和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湖。

机场东商务总部区:城市新门户、湾区新地标 在临空经济整体格局上,机场东商务总部区规划形成“一枢纽、四片区、多节点”的临空经济整体格局,“一枢纽“即宝安国际机场;“四片区”即北、南、东、九围四大片区;“多节点“即以机场三大航站区为核心,沿地铁、城际铁路向外辐射的多个TOD节点。 在空间格局上,机场东商务总部区将形成“一核、两带、三层、多院”的空间格局。“一核”为机场东枢纽;“两带”分别为宝安大道城市发展带与东西向商业服务带;“三层”为以负9米地铁站厅层为核心,构建地下、地面、地上三个标高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立体化慢行及公共空间网络;“多院”为以48米航空限高下的多个院落式商务花园。

湾区新轴线上的宝安——

大湾区发展最具想象力的区域

深圳特区40多年的发展,逐步推动宝安从追随者到引领者。

“宝安扼守珠江口,当之无愧地成为深圳融入湾区核心最前沿、最重要的地区,从追随者变成了引领者,从边缘区域走到了湾区 C 位。”黄文辉表示,从尺度上看,谋划建设未来的宝安,近似于重塑一条和原特区轴线类似的湾区“新轴线”。

“特区时代,深圳塑造了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约30公里长带形城区。湾区时代,深圳正从经济特区迈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谋划宝安发展的‘湾区新轴线’,就是在谋划深圳下一个40年。”李晓江认为。

地处临湾核心片区的宝安,海岸线绵延近50公里,具有天然“中枢”区位。前海扩区之后,宝安1/5的范围加入前海,前海2/3的范围落在宝安,“黄金内湾”部署新一轮发展,宝安再迎“风口”,宝安之于大湾区的价值,再次被重新发现,塑造湾区新轴线正成为可能。

沿着“湾区新轴线”上南北走向近50公里海岸线,海洋新城、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国际机场、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码头等依次排开,是宝安发展海洋经济、文旅经济、会展经济、空港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依托,也是大湾区发展最具想象力的区域。

毋容置疑的是,在这条新轴线上,相对于宝安城区南部,宝安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对缺失,无法支撑战略规划的目标。在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位的构架下,宝安北部构建新的市级城市中心,打造与宝安湾区接口相匹配的城市环境,为深圳参与大湾区和黄金内湾建设贡献力量。其中,宝安中心区将打造最有烟火气的综合功能带,与前海湾共建前城后市的发展格局。位于宝安北部的新城市中心将建设具有广府特色的综合性中心城区,同时也服务宝安北部的四大工业片区,辐射带动东莞长安等外围区域,支撑深圳都市圈的建设。

大区担当中的宝安——

第一战略是保障工业空间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我们向社会重磅发布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出宝安有宝地的响亮声音,就是要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向特区生日倾情献礼。”发布会上,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动情地说。

40多年来,在深圳特区发展带动下,宝安从“三来一补”加工片区发展成为先进制造聚集的工业大区,同时,也肩负起大区的责任和担当。据了解,宝安区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工业增长。在深圳发布的“20+8”产业新蓝图中,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宝安,在全市各区中名列榜首。

今年,深圳再次明确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发展战略,宝安尤其有责任守住深圳的工业基本盘,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因此,工业空间保障战略成为宝安此次发布重大空间战略、引领湾区发展的第一战略。宝安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格局、功能布局的指引下,宝安举全区之力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片区,进一步夯实宝安在深圳工业发展中的压舱石地位。

其中,燕罗街道将打造成为特色山水+、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的综合样板开发区。石岩科创城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三城联动,补位发展,重点攻关发展中的卡脖子关键问题。

▲石岩科创城: “双湖一体,三城联动” 的国际科创绿谷 石岩科创城未来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教育研发、生态宜居”于一体的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成为世界级科学科技转化基地、国际科创绿谷。同时提出了“双湖一体、三城联动”的总体发展战略,推动石岩湖与西丽湖片区一体化发展,促进石岩科创城、西丽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三城”联动,共同支撑深圳国家科学中心打造。

如何对接好前海,宝安在探索。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成为其中的一个“连接点”,推动实现深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桥东先进制造业片区则将积极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节约复合利用土地,推动传统工业向“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型社区转型。

专家热议

宝安空间价值地位发生根本转变

——专家学者建议宝安要扛起大湾区和“黄金内湾”建设大梁

“宝安的空间价值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要扛起湾区发展的大梁!”在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聚焦本次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进行解读,共话宝安未来发展,挖掘其无限潜能。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宝安区要继续突出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布局环机场产业带,稳住制造业基础盘、发展现代服务业基本盘、整合大交通基本盘,在未来10年、20年里做到“领湾向未来”。

“宝安角色发展根本性逆转”

作为深圳对外互联互通的重要平台,宝安发展定位不断重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认为,当前,宝安的空间价值地位发生根本转变,被定位为深圳都市圈核心区,服务深圳、辐射湾区的重要支撑节点,是承载着国家级战略部署的主阵地。

对此转变,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张宇星深有感触。“我第一次来到深圳就是宝安黄田村,当时是1992年。”张宇星说,相较其他区宝安是“比较模糊的”,此前是“无法被定义的”,时至今日,宝安走到了战略前沿地带,已经无法回避,需要主动策划自己在整个大湾区里面的角色和地位。

“以前宝安是产业走廊,是通过性的,因此很多规划战略都是被动的。但今天我们需要主动策划自己在整个大湾区里的角色和定位,以及我们跟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张宇星认为,宝安一方面要有大视野、大胸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服务前海,共建大湾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切实做好企业服务,培育内生动力。

“激活向湾发展新动能”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宝安要在守住工业基本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单位产值。“宝安原来有一个老工业区8万平方米,原来每平方米产出5000块,引进了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一个非常新材料的研发团队后,每平方米的产能达到了2万块。”宋丁举例说。

与产业集聚密切相关的是人才聚集。“宝安要主动对接科研主体,通过空间供给、机制保障等方式,在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同时,积极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善软硬件配套,让更多与宝安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来到宝安,留在宝安,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宋聚生认为,宝安制造业企业众多、科技创新环境优渥、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具有吸引优秀研发人才集聚于此的巨大潜力。

“宝安要精准引才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激活向湾发展新动能。”宋聚生建议,宝安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人才吸引要有精准化的定位,“可以主动对接科研的合作单位、联盟单位,把他们单项的、专项的科研成果跟研发对接。宝安不能光等着有产品、有研发团队、有制造业了才引进来,可以主动谋划,不管提供空间还是建立制度、建立机制,提前布局吸引人才。”

“文化根脉不能丢”

宝安统筹辖区北部的沙井、新桥、松岗片区,形成新的深圳城市中心,其中提出要依托细密河涌、滨水绿地、历史古村塑造独特魅力,建设具有广府特色的综合性中心城区,该举措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宝安空间发展战略的背后应该有一个文化遗产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更新观念,把环境、生态可持续跟文化可持续融合在一起。”张宇星说,这是现在国际上非常先进的领域,“年轻人创业不是都需要工业上楼,在写字楼里工作,也需要在文化遗产区域里面工作、消费,甚至未来大量小的企业、新创新企业在文化遗产、遗迹里面创业,这才是值得宝安向世界推进的一些理念。”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黄卫东补充说,宝安地区有大量的文化历史遗存,就是我们说的广府生活、形式非常之多。“如果宝安把各个街道里头的文化遗存能够很好地整理成一套战略性资源,宝安可以形成珠江东岸地区融汇现代化和历史的文化中心,这是特别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原标题《宝安筑宝地 领湾向未来》)

编辑 特区报-王子烨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特区报-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