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孩子们而言是一场奇妙的探险,父母的陪伴则使这场旅程变得温暖明亮。这个8月,前檐特邀作者及名师推出7场主题讲座,从诗歌创作、青少年写作、亲子阅读,到教育心理学、科普科幻,轮番开讲,精彩不断,让家长与孩子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满满。
孩子为什么要读诗?孩子为什么要写诗?诗歌不在很远的地方,就在孩子的心里、眼里,就在他们出口成章的时刻。但这种诗意,如果不加引领,不加雕琢,就会在不经意间消逝。
8月6日,曾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周其星,带着新书《彩色的诗歌教室•更大的宇宙》在前檐书店给孩子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课堂“穿越诗歌,奔向更大的宇宙——我的诗歌练习课”。
周其星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诗,他认为,每一句话都可以变成诗,甚至你到饭店里吃的那个菜品,都可以变成一首诗。诗歌不要到远方寻找,它就在当下,只要你把它进行一个分行的排列,或者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和设计。诗歌在熟悉的陌生化之中,在你对词语搭配的创新中开始诞生。通过一首首诗歌的解构,让孩子们感受语言表达的玄妙,沉浸诗歌之美中。并将一个个风趣幽默的小故事穿插其中,如“今夜月色很美”、“乾隆皇帝写了一万多首诗都没有被收入小学教材中”等,让孩子们认识到诗歌创作的快乐,和坚持写作的意义。
现场小读者“小宝”在现场的创作
周老师讲的不仅诗,讲的也是从自我,到他人,再到更大的世界,让孩子通过诗歌对成长有全方位的认知。
“如果你的心里没有诗意的话,你到再远的远方也是苟且”。他认为,诗人是率真的人,是真诚的人。在孩子们长大成人的历程里,以诗歌直抒胸臆,可以疗愈心灵。而且通过诗歌,建立起“行正道,为正事,有正气”的品质,这样,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未来才有希望。
(原标题《“夏韵悠长,书中清凉”周其星开讲,开启前檐书夏日亲子读书会首场活动》)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