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深圳机场码头口岸,来自深圳机场边检站执勤七队巡逻分队的五名移民管理警察正在进行口岸限定区域巡查。当天正值建军节,很巧的是,这五人均是“老兵”。其中,兵龄最大的是副队长于海啸,曾在部队服役15年,兵龄最小的也有5年。
夜晚的码头,虽有海风拂过,但依旧闷热潮湿。伴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哗哗”声,一整晚下来,巡逻分队不间断开展巡查十几次。虽说300多米的海岸线不算很长,但由于船只及码头设备设施较多,民警们检查的区域仍错综复杂。
“堤坝下是最容易藏人的,尤其在夜晚,视线不好,我们都是拿着探照灯来检查。”作为骨干力量,民警王晓鹏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
“以前在部队,我们也会经常参加对抗演习,哪里适合藏匿,只要用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总会发现的。”
相较于码头长廊的空旷,过夜船只就显得“充实”许多。上到甲板、座椅、厕所,下到机舱、货舱、舷侧,民警们都是要一个位置认真检查,光是舷梯就至少要爬五六次,一个班次的巡查常常要花费半个多小时。考虑到疫情防控和执法执勤要求,民警们工作时都是要穿戴好防护用具和执法器械的。每次巡逻结束,大家的衣服常常是打了个湿透,有的人的警帽就像是被水浸泡过的,就连手套拧一下都能挤出好多汗水。
8月2日凌晨三点,空荡荡的码头十分寂静,大多数人早已入睡,正坐在监控视频前的刘一阳却不敢有一丝懈怠。为了做好口岸管控工作,深圳机场边检站协调相关单位,加装了一批高清摄像机,对不方便民警到达的地方以及码头“死角”等进行视频巡查。“对于附近海域和口岸现场,电子摄像头可以看得更远更全面,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刘一阳说。
(原标题《深圳机场边检“老兵”坚守一线,巡查执勤不放松》)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