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功用
王国猛
2022-07-21 10:03

文化这东西,既不能用来攻城略地,也不能以为攫权牟利的工具,更不能当饭吃。所以在必备的生活技能中,文化这项基本是排在末位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闯敢试,这些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一定非要很有文化很有学识。在诸多助人成就的特点中,察言观色,能说会道,甚至都比富有学养更有实用价值。换句话说,文化与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管是士族还是寒门,汉族还是戎狄,对于文化的向往却是一致的。

文化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大用,实则影响巨大长远。历史上几段乱世,汉末、晋末、唐末,都能见到异族的影子,在中原大地,他们甚至一度成为主人。一开始他们无不带着野蛮和血腥,后来慢慢地在汉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变得文明起来。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建立了强大的北魏,制度、风俗、穿着多一遵汉统。他们正是凭铁骑得天下,而以汉文化治之。尤其是魏孝文帝,为求汉化,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禁胡服,禁胡语,易姓名,通婚姻,一切与南朝无异。由此可见,文化虽然不能帮助汉族抵挡异族的入侵,却能同化戎狄,最后消灭野蛮,始终占据历史的主流。

国家如此,个人亦是如此。也许其发迹腾达并不依凭文化。奋发力搏之初,他们可能对文化甚至是蔑视的,嗤笑的,觉得文化对于权力斗争,商场博弈毫无用处。等到功成名就,对文化莫名地开始欣羡倾慕,孜孜以求,即便是本质粗野,也要装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体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仿佛有了文化,才最终得以圆满升华,彻底告别野蛮粗俗。这跟那些异族追求汉化的心态其实没什么两样。

认识到文化是种好东西,才真正进化到文明阶段,否则始终是个野蛮人,即便是身居高位,富可敌国。相对于刘渊石勒慕容垂这些草莽英雄而言,魏孝文帝拓跋宏无疑是个文明人。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王国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