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头条|故宫与香港
单霁翔
2022-07-02 11:26

《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 单霁翔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2年3月版

在我退休前,中宣部和国新办为我颁发了“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证书。如何能不辱使命,做好贡献,这也是我退休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疫情期间我写了几本书,从《我是故宫“看门人”》到《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再到《万里走单骑:老单日记》,前不久这本《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也出版了,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系列名: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多元文化的“狮子山精神”

香港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在香港摩天大楼、车水马龙之间,既有东方文化元素,又有西方文化元素,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生长,形成中西荟萃、古今交融的风貌。香港既有现代都市风光,也有南国海岛风景,还有渔村闲适风情。因此,行走在香港的不同区域、大街小巷,对于所处环境总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时会感到香港社会很“国际”,有时又会感到香港社会很“中国”在这里分布着700多座庙宇,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宗教与民俗。黄大仙祠常年香火旺盛,天后庙遍布于大小海岛,每年佛诞节的长洲太平清醮、中秋的大坑舞火龙、端午节各地的龙舟嘉年华等传统节日经久不衰,中秋节阖家团圆吃月饼、逛灯会,呈现浓浓的中式节庆氛围。香港的历史、语言、传统曲艺、生活礼仪,乃至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烙上中华文化的深深印记。

狮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龙塘以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它见证了香港从一个海岛渔村,走向今天国际化大都市的艰辛历程。对香港人来说,狮子山象征着香港的精神高地,代表着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可以说,只要狮子山在,香港的精神就不会倒。

时至今日,在香港的一些区域依然保持和延续着原有的城市面貌与人文精神。当我一次次踏上香港这块土地,感受这里生生不息的世代生活积淀,城市历史以一种真实的存在方式,融入现代和未来生活,成为城市文化得以延续的生命力量。“狮子山精神”仍然激励着香港社会书写着更多精彩的城市故事,丰富文化内涵,迈向发展新高峰。

世界级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包括《中秋帖》《伯远帖》等重要文物经香港回归故宫博物院。事实上,很多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都有着香港的烙印。1999年,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陈启宗先生创建的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为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提供了全额经费的捐款;许荣茂先生慷慨出资1.3亿元,使《丝路山水地图》“回家”,并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自2012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几乎每年都有不同主题的文物展览在香港的各博物馆展出。从宫廷文化到皇家生活,从书法绘画到家具器物,从清宫服饰到外国文物,香港市民得以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体现了香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作为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而受到世人瞩目。同时,香港也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并且连续多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但是在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方面,香港与纽约、伦敦相比有明显差距。换言之,香港的文化地位与经济地位并不匹配,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和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签署了《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如今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迎来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放。之后,香港民众不但能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看到难得一见的故宫文物藏品,还能听到著名文物专家的讲座。“数字故宫”更能让观众实现“身在宫外,心在宫内”的感觉,在这里还能把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带回家。青年学生更有机会参与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未来,我祝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一座有温度、令人震撼、不虚此行的博物馆。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700多万香港同胞、7000多万大湾区居民和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中,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增添一条文化桥梁和纽带,使“东方之珠”更添魅力。

香港历史建筑保育政策的里程碑

香港有8000多栋历史建筑,它们见证了香港城市发展,也承载了集体记忆。香港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际都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出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拉锯现象。

2002至2019年,我先后在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工作。这一时期因为工作需要,我先后十余次访问香港,实地考察香港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亲身体验香港文化遗产保护一线的实际工作,感受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香港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是作为中西文化的交会地,拥有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事实上,在香港的高楼大厦间,不少历史建筑隐身街巷,能够保存并使用至今,实属不易。这些历史建筑种类繁多,记录着沧桑岁月的足迹,演化出不同时代的风貌,无论在建筑选址、风格形式、物料种类还是使用沿革等方面,均受到社会信仰、传统、思想及文化的影响,因此,历史建筑是文化认同及传统延续的载体,更具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

与内地的文化古都比较而言,香港的历史建筑建成年代普遍较晚,所以在寸土寸金的紧凑型城市发展中,历史建筑一度面临拆除还是保留、保留多少、如何可持续保护等问题。同时政府和社会公众也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支持个别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还远远不够,需要采取民众参与度更高、社区导向型更强的保护政策和措施。由此,香港进入将历史建筑保护整合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议程的时代。

2007年起,特区政府正式推出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这项计划主要是在特区政府所拥有的历史建筑中,选择适宜开展活化再利用、处于闲置状态,而且缺少特别商业价值的历史建筑,邀请非营利机构进行保育和活化,使历史建筑对于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该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政府、非盈利组织、公众三方协作的历史建筑保育和活化模式的确立,是香港历史建筑保育政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从2008年2月开始接受机构申请,反响非常热烈,香港发展局共收到114份申请书。经过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多月的努力,终于为计划首批7幢政府历史建筑选出6个最合适的保育及活化方案,包括:旧大澳警署交由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活化为大澳文物酒店;前荔枝角医院交由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活化为饶宗颐文化馆……

如今,共22处历史建筑(群)被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项目,其中5个“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项目摘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湾仔蓝屋建筑群活化项目更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这也是首次有香港保育历史建筑项目获此殊荣,证明香港活化再利用历史建筑的水平受到国际认可,成绩令人鼓舞。

(原标题《故宫与香港》)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