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产科联合麻醉科成功施行一例产科回收式自体血回输,顺利化解产妇前置胎盘剥离大出血危机,为高危产妇平安分娩保驾护航。
凶险!36岁高危孕妇的三胎之路
曾女士今年36岁,是两个可爱宝宝的妈妈,今年迎来了她的第三个宝贝,但因为前两次均是由剖宫产分娩,这一次妊娠危险系数比一般孕妈妈要高得多。为此夫妻二人特地从东莞来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迎接这个宝贝。
“曾女士在我院孕检时,被确诊为中央型前置胎盘。”产科主任李世彤介绍,“正常的胎盘通常附着在子宫体部及底部,远离宫颈口,而中央型前置胎盘则是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处,易出现孕期无症状反复流血或大出血的情况,是最凶险的产科并发症之一。”
这位准妈妈既往有两次剖宫产史,存在胎盘植入风险,极易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处置,并配备有胎盘植入处置经验的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有早产儿处置经验的儿科医师组成的救治团队。
针对曾女士的特殊情况,自其孕检确诊病情后,便被列为产科门诊的重点关注人群。产科密切监测,动态掌握孕妇及胎儿情况,确保及时调整生产方案,随时应战大出血,保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在曾女士孕36周时,经术前充分准备及讨论,医院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手术及麻醉管理方案,决定为曾女士实施剖宫产手术。
“回收式自体输血” 硬核技术立大功
“手术前需考虑及准备的事宜较多,应当由技术娴熟医师实施,术前积极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并做好备血准备,同时要做好处理产后出血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产科李世彤主任医师补充道,“术前影像检查定位胎盘,子宫切口应当尽量避开胎盘,胎儿娩出后要立即注射缩宫素,局部缝合上也需特别技巧,作为综合三甲医院,更有优秀的危重症团队及介入科团队,具备子宫动脉栓塞等有多种办法,为母子安全保驾护航。”
为应对术中大出血风险,术前讨论决定采用麻醉科与产科合作的‘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将手术期间流出的新鲜血液,回收后再利用,这种血液富含氧份,回输后,治疗效果优于输注库存异体血,被认为是目前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自体输血技术。
麻醉科纪宏新主任医师表示,“虽然自体血回输能规避常规输血的种种不良反应,提升输血的安全性,但产妇适不适合采用自体血回输,需产科医生、麻醉医生等多科室专家会诊,观察诊断是否符合相关指征。”
6月27日上午10时,手术室传来好消息,产妇行剖腹产分娩顺利娩出一名男婴。因前置胎盘造成产后出血,出血量达到1000ml。麻醉科团队有序配合,立即采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经离心、洗涤共计回收红细胞420ml。自体血输注过程顺利,术后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在麻醉复苏室进一步恢复治疗并顺利转入病房。
应对产后大出血又多一重保障
产后出血至今仍是导致世界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7分钟就有1例孕产妇因产后出血死亡。
主导此次自体血回输技术的麻醉科主任医师纪宏新表示,“产科自体血回输技术目前在国内仅有部分三甲妇幼保健医院开展,医院作为综合性三甲医院,引入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患者在异体输血时出现的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缓解了其他患者用血的困难,在疫情期间全市血源紧张的情况下,节约了大量的血源,有力保障了高危产妇的安全。”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