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 徐扬生:大湾区大发展,高等教育合作成深港融合新基点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文 耿超逸 图
2022-07-01 08:46

“大湾区 大发展”,在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内,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挥毫写下六个大字祝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与龙岗大运中心一墙之隔的港中大(深圳)校园,校园外“神仙湖”碧波荡漾,校园内隽拔雅致的建筑彰显着中国元素又体现着西方韵味,恰似深港融合中,徐扬生和这所年轻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他在采访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必将走向大融合大发展,在下一个20年,深圳将成为全球的国际人才中心、创新科技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在大湾区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引领者”角色。

徐扬生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

瞄准需求,为大湾区培养国际一流人才

“大概十一二年前,我就在想,按照中国这样的发展势头,50年内会不会出现像斯坦福这样的世界名牌大学?结论是:会!不仅会,而且可能还会建成一批这样的世界级大学,这些大学应该出现在深圳这样有开拓精神的地方。”徐扬生表示,香港坐拥5所世界百强大学,近年来,众多港校人才纷纷寻求机遇来内地发展;而彼时一河之隔的深圳,高等教育尚未形成规模,与经济发展极不匹配,对优质教育资源及人才非常渴求,同样寸土寸金,却有极大魄力给足高校发展空间和资源——这对香港和内地而言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双赢机会。

2020秋开学,徐扬生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也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来了就是深圳人”,他自己也自豪地以深圳人的身份欢迎新生们的到来。

“要办好这样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中国心’——大湾区不是单纯指香港或者深圳,而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思考的是20年后大湾区所需要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徐扬生在创校伊始就提出“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办学理念,以放眼百年的姿态谋划软硬件设施、校园文化和制度。

迄今为止,港中大(深圳)建成了数据科学学院、理工学院、经管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等一批高水平学院和一个研究生院;并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物流、制药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组建了世界级专家队伍。另外,今秋学校还将跨入万人规模的大学行列,包含约一半本科生,一半硕士、博士研究生。

徐扬生坦言,“办学八年来,很多学子从深圳走向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在内的世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但这并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教育也并不是招收最好的学生培养,不是单纯地促进就业、让学生获得高工资……办大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完成从‘入学’到‘毕业’的提升。我们要看到20-30年后的大湾区,看到所培养的人才、所走向的经济环境、可能取得的科技成就,去迎接那个属于大湾区无限可能的未来。”

“大家都说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经济上如此,我相信在教育上也是如此。我们要在这里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为大湾区培养引领者、培养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一流人才。”在徐扬生的的信念中,有一天,深圳人才终可以“出口”到世界一流名校任教——这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就之一。

促进真融,用好制度激发交流沟通活力

“优秀的城市孕育优秀的大学,一流大学推动一流城市建设。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城市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徐扬生表示,大学是文化的土壤,也是新思想的源泉,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发达区域往往人才辈出、创新活跃、经济发达、繁荣稳定——对于大湾区而言,高等教育融合为文化融合、产业融合、经济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抓手”,是推动大融合大发展的先决条件。

他提出,目前,政府“自上而下”推动融合不仅做得好,而且很充分;深港办学的最大障碍在于文化差异,需要进一步促进“自下而上”的主动融合,这是一个理解、接纳的过程,真正让内地和香港社会及普通市民都认识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和交流。

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底,港中大(深圳)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48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图灵奖获得者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1位,国内外院士近30名,国家级专家近60名;与此同时,该校与全球12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包括师生交流、研究生托管等教学活动,目前在校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

“办好大学依靠人才,但规范人的行为则需要制度,好的制度能充分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希望未来10-20年,在这些年轻的教授学者中间诞生诺贝尔奖。”徐扬生坦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学制对接、选拔标准、城市影响力等,这种面向全球的开放性、交互性交流,对高等教育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港中大(深圳)办学八年,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徐扬生更开心的是,“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外,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赴内地办学,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特别是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走向融合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越来越大地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高校布局融入城市产业升级

深圳聚集了一大批有梦想的年轻人,集聚了丰厚的创新资源;“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移民文化,催生了城市包容的环境氛围,塑造了深圳人的博大胸襟;另外,深圳具备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产业链,从设计、创新、软件到制造全链条,在创新科技驱动下,产业链助力科技快速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这也是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核心引擎的关键之一。

25年来,深港在多领域开展了多层次的务实合作,深圳在学习、借鉴香港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香港也在深化合作中拓展了产业空间和内地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坐标系下,深港借助高等教育合作促进大学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成为两地科技创新、产业支撑的一个契合点,为大湾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势能。

“依靠改革开放、依靠实事求是,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的脚步不能慢。”徐扬生认为,无论是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还是东京湾区,大湾区自带较高的国际化属性。与之相比,深圳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而香港恰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在技术、信息、法律、金融等各个领域,成为交流沟通的缓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中,一方面,要用好香港这一角色;另一方面,要背靠内地的庞大腹地,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深圳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优势。接下来,还应该思考深港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领域的共享机制,思考如何在上述领域实现协调发展,以各自优势服务好大湾区、服务好中国建设。

1997年,徐扬生专程在七月前赶回香港,就为亲眼见证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正值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他寄语大湾区青年,“乐观者常常成功,悲观者常常正确”,大湾区的青年学子要有大的胸襟,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加强尊重、理解和沟通,以动态眼光来看待深港融合、看待大湾区的潜力和未来,真正了解趋势、了解祖国、了解世界。奇迹是干出来的!深港在下一个20年必将走向大融合、大发展,深圳也将成为全球国际人才中心、全球创新科技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在大湾区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引领者”角色。

(原题《【“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人物对话”】徐扬生:大湾区大发展,高等教育合作成深港融合新基点》)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文 耿超逸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