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体育人 | 曲棍球前国手李娟:扎根深圳17年,带出多名新国手

读特记者 高志明/文、图
2020-07-16 15:20
摘要

7月16日下午,深圳市体工大队曲棍球场上,李娟带的男、女两支曲棍球队正在进行热身赛,带球、突破、射门,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

7月16日下午,深圳市体工大队曲棍球场上,李娟带的男、女两支曲棍球队正在进行热身赛,带球、突破、射门,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接着,在暂停时,队员们跑到场边,抱着桶装水就是一通猛灌。

这就是李娟和她带的曲棍球队最普通的训练常态。太阳毒辣,气温很高,补水很重要,每次训练队员们都抬来三大桶矿泉水,训练完后会喝得精光。目前,加上从省队回来的4名队员,深圳曲棍球队一共有43名球员,80%的队员来自深圳本土,他们将是冲击2022年省运会、2023年全青会以及2021年全运会U17队的主力队员。

第一位“绿色通道”引进的体育人才

2003年12月25日,李娟背着装备从广东省队来深圳体工大队来报到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5年之后,她会成为深圳市引进体育专业人才的第一人。

李娟是著名曲棍球教练金昶佰执教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第一批国手,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重大比赛,获得过1998年亚运会第三名、奥运会预选赛第五名。她个人代表广东拿过全国女子曲棍球联赛冠军。而作为退役国手,李娟加盟深圳体工大队时,却一直以临聘教练的身份带队。

在李娟加盟之前,深圳体工大队在曲棍球领域几乎是空白:训练和比赛用的棍和球,来自省队捐赠,这批装备还是李娟只身从广州背到深圳的,20根棍、20只球;训练的场地没有,只能借用田径场的一角跑道进行训练。而队员组建方面,李娟跑到全国各地一个个寻找,勉强凑齐了整支队伍。

虽然条件艰苦,但李娟是带着梦想而来的,就得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在省队,李娟做过二队助理教练,有过执教经验,来到深圳,李娟和队员们一起训练,通过不断言传身教,她带领的队伍相继获得了:2004年广东省曲棍球青少年六人制锦标赛第一名、2005年全国曲棍球青少年六人制锦标赛第一名、2005年广东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第一名、2006年广东省第十二届省运会第一名……

由于带队成绩出众,在深圳市体育局和市体工大队主要领导的帮助下,李娟在2008年成为深圳市人事局出台《深圳市事业单位艺术、体育职员公开招聘工作细则》以来,在体育领域引进的人才第一人。作为曲棍球行业的专家,当时市人事局将她作为“特殊人才”,通过直接考核给予正式调入,由临聘改为正式教练。如今,李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高级教练职称,目前任市体工大队男子、女子曲棍球队总教练。

深圳曲棍球运动发展日益见好

随着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曲棍球运动在市体工大队日益得到重视,这一切离不开相关领导的支持。

过去,深圳市曲棍球队曾有过一段“漂”在外面的日子。李娟告诉记者,在大赛之前,她带着弟子们去外训,到过位于广州黄村的省队训练基地,最远到过位于江苏常州武进的国家训练基地。为了进一步推广曲棍球运动,借着2011年举办大运会的机会,市体工大队将此前2号训练馆旁的足球场(昔日深足训练场,球迷习惯叫它“笔架山基地”)改建为曲棍球场。这样,深圳曲棍球队在市体工大队才算有了自己的“家”。

“深圳曲棍球场能够建成,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真的很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帮助。”李娟说,“体育局领导每次来体工队例行检查,第一站来的就是曲棍球队。”

曲棍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一支成型的队伍得20多人,每人身上的训练装备,包括球、棍、护腿板、比赛鞋、比赛球衣、牙套,即便是青少年级别,一个人全套上来都得5000元左右,如果是成人比赛的装备,价格就更贵。养着这样一支曲棍球队,如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一旦经费压缩,往往会成为省市主管部门“缩编”的牺牲品。这是广东省各地、也是全国各地曲棍球队的真实现状。

但深圳曲棍球队不一样,他们不断取得省市冠军,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也屡有斩获。在第13届省运会上,深圳曲棍球队男、女队再度在省运会上双双加冕冠军,这让他们的发展前景普遍好过其他省市队。

过去17年来,李娟向广东省和国家队一共输送了40多位人才,其中梁美玉已经连续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并在2019年10月参加东京奥运会预选赛,与队友通力合作第三次获得奥运会资格。明年,她将在东京代表中国第三次出征奥运会。

曲棍球走进学校,注册运动员达500多人

过去,曲棍球选拔人才都要走到偏远省份,如今,随着曲棍球运动在深圳市各大学校开花结果,李娟选拔人才也着眼于本地学校,这让这项偏冷门的项目在深圳获得了良性发展。

目前,李娟带领的男、女队一共43人中,有80%来自深圳本土,这是这几年曲棍球进学校取得了良好成果。“曲棍球不像其他运动,对选手的要求,除了灵敏性、速度和爆发力之外,首先得看他们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李娟说,“在这样的大太阳底下,你看看,我的队员们个个都晒成了黑碳头,这份苦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

早在2015年开始,李娟就将目光瞄准了深圳的各大学校,期望和他们达成合作,在深圳校园里推广曲棍球运动。随着推广的力度越来越大,目前一共有7个区9所学校开展起了曲棍球运动,深圳注册的曲棍球运动员一共有500多人。

“曲棍球能够在学校落地开花,得益于各大学校的大力支持,他们兴建了6人制的专业球场,还购买了训练和比赛装备。”李娟说,“我此前培养的优秀弟子,大学毕业后就落户到各大学校,成为学校开展曲棍球运动的主力。”

随着深圳参与曲棍球运动的选手不断发展壮大,李娟牵头在2017年在深圳成立了曲棍球协会,组织起了深圳校际间的联赛以及深圳市曲棍球锦标赛,为深圳市群体运动搭建了良好平台。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高志明/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