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深闻丨未成年人如何用好社交App

深法宣
2022-06-05 10:17
摘要

近年来,作为网生代的未成年人将不少时间用在了网络娱乐、社交、学习、消费上。一些网络熟人社交或半熟人社交、游戏社交、知识社交类产品等,都深得未成年人的喜爱。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未成年人在使用社交App时很难保障安全性,因网络社交导致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此外一些社交App虽然设置了身份认证系统,但形同虚设,导致一些未成年人在社交App上“裸奔”。

因网络社交导致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如何用好社交App?

“赵老师,祝您生日快乐,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给您准备了生日惊喜,我能加您为好友,并把您拉到我们几个的群里吗?”

“可以啊,谢谢你们,老师很期待。”

5月15日(周日)一大早,天津市河东区某小学三年级教师赵琳就收到了学生发来的短信。这一天是赵琳的生日,学生们为她制作了各种生日祝福视频:有两位同学在手游中用不同材料搭出“赵老师生日快乐”的图案;有同学拍摄并剪辑了生日快乐视频;还有同学用App拍摄表情功能,录制了祝福表情包。被学生深深打动的同时,赵琳也有一些担忧:他们才读小学三年级,就有了自己的社交账号,而且玩得都很熟练。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们使用社交App是否知情?他们又能否安全地用好这些社交App呢?

查看详情>>>

深圳盐田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调解一起跨国离婚案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首次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调解一起当事人分居国内外的跨国离婚案件。

查看详情>>>

未成年人姓名变更的裁判标准

夫妻离异后孩子随女方一起生活,女方未经男方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变更孩子姓名,此时男方认为侵犯了自己对孩子姓名的决定权和变更权,诉请法院恢复孩子原姓名会得到支持吗?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应遵循何种原则呢?

查看详情>>>

(作者:深法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