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让大家在10月份开上问界M5纯电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深圳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有关论坛上透露这一消息。
近日,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与破界融合”为主题的“stack-up全栈能动2022:未来汽车创新与融合先锋对话”在深圳车展上举行。论坛围绕汽车行业热点痛点,分享和讨论“汽车+科技”的融合创新。
关于智能汽车的创新
从ICT通信领域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华为,其全栈智能解决方案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从零部件销售模式,到“HUAWEI Inside”模式,再到智选车模式,华为的合作品牌已经有北汽极狐、赛力斯、长安阿维塔等多个品牌。
对进军汽车领域,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坦言,华为希望帮助车厂打造真正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产品,体验好的产品。而华为在To C业务中积累的经验也能真正提升车企竞争力。
余承东说,近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工作重心是AITO问界M5和M7两款车型,其中,问界M7完全可以超越“百万级豪车”。
余承东说,由于受疫情影响,问界M7不得不延期推出,预计将于6月底正式上市,7月底实现首批交付;问界M5纯电版将于9月上市。余承东说:“争取让大家在10月份开上问界M5纯电版。”
近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以网红玩偶“可达鸭”求芯片一事也在侧面反映了汽车厂商们的创新发展之路面临着各种挑战。
本次论坛上,对未来汽车创新,何小鹏表示,创新不仅需要想法,还需要足够的资本和耐心,更需要创新的勇气,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受到长时间的寂寞和很多人的嘲笑。“有很多创新来自能源方式和形态的变化,例如是增程还是纯电;或者是飞行汽车还是其他。”
“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中国厂商可不可以有所作为?”地平线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凯表示,智能汽车作为第三代的智能终端,中国品牌在终端产品上表现很出色,但芯片和操作系统还亟待突破。
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未来
在本次先锋对话活动中,针对自动驾驶对未来汽车的重要意义,以及能创造出怎样的落地场景,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余承东与何小鹏同时认为,真正地自动驾驶不应该依赖高精地图,高精地图只是过渡,云端的结合也只是一个辅助。
小马智行副总裁、大湾区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表示,自动驾驶未来是整个智能汽车发展当中的一个核心关键。
“量产之前要保证技术全场景的覆盖能力。”莫璐怡说,无人驾驶对安全性的要求高于有人驾驶,所以对上下游生态链要求更高,尤其对激光雷达的车规级要求。若想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全场景的覆盖能力是一个重要条件。
在元戎启行CEO周光看来,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数据质量和数量,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今天的自动驾驶处于弱小状态的人工智能,想要实现人类一样的感知,不管是精度还是稳度都需要技术进一步突破。
PIX Moving联合创始人兼COO曹宇腾指出,自动驾驶一定能带来增量市场,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消费入口。
“从本质上来说,自动驾驶的场景爆发是将空间赋予移动性之后,使空间变成可调配、可响应的资源,像水和电一样。” 曹宇腾说。
(原标题《华为余承东:争取让大家10月份开上问界M5纯电版》)
见习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