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警服在一线工作,每天都与群众打交道,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我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采访当天,看着眼前神采奕奕的刘磊,实在让人难以相信,那天他还带领机动组打击执勤到凌晨3点。与记者交谈时,他还贴心地帮忙拧开了矿泉水的盖子。
2004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位河北小伙子在深圳完成了从军人到民警这一身份的转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刘磊先后在南山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宝安公安分局壆岗派出所任职,2013年,他来到南沙派出所,担任案件侦察队探长。2020年他担任南沙派出所协警大队队长。
从警以来,刘磊几乎每年都会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多次荣获深圳市公安局个人嘉奖、“严打整治”个人先进、“宝安神探奖”、“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宽严相济力保道路畅安
南沙派出所辖区户籍人口仅1万人左右,总人口却有20万人之多,人口倒挂现象非常严重。由于公共交通并不发达,电动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交巡融合工作中,刘磊发现电动车驾驶员佩戴头盔率并不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如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对这些收入本就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此,他在执勤时,一般都会先进行口头警告,一旦违规超过3次,就会进行处罚。虽然只是口头警告,但并不代表放松监管。“我们不仅在道路栏杆上悬挂标语提醒电动车主佩戴头盔,看到路上不佩戴头盔的驾驶员和乘客,都会截停教育。”
公共交通的不发达,也催生了非法运营的电动车(俗称“电摩”)产业。刘磊介绍,有些车主为了多跑几单,会把车子开得非常快,到处乱窜、闯红灯、也不戴头盔。他们驾驶的电动车很多并不符合规范,功率超标,时速可以达到90千米,一旦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较重的是开电动车的。对于截查这些违规电动车,刘磊也充分考虑到了安全问题。有车主看到他们在设卡检查时,为逃避责任可能会加速冲撞,企图逃脱截查。为此,南沙派出所增加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事后追查,一旦发现违规,截查又不成功时,他们不会强行拦截,但是违规人员后续还是会收到一些警告或者处理。这样一来民众也就不会有侥幸心理,会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定佩戴头盔的明显多了,冲撞事件也减少了。
今年3月10日,宝安区颁布交通安全“宝九条”政策。切实围绕“电动自行车违规、违法行为大幅减少,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的目标。为积极推进交通整治工作,刘磊带领协警大队开展交通整治联合大行动共29次,每次分为多个行动组进行,严查驾驶电动自行车冲红灯、逆行、不佩戴安全头盔、冲禁令、违规载人载物、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电动摩托车、超标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等违法行为,共计查处违法交通行为2991宗,查扣超标电动自行车违规上路、载人载物、非法运营788辆,在辖区主干道、快速路、事故易发生主要道路使用车载喊话器对行人、单车、电动车冲红灯、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进行喊话劝阻并纠正。共计行动巡逻管控里程5040公里,巡逻劝离行人、非机动车进入主干道、快速路998宗。
“神探”多破案不如压发案
以前在案件队的刘磊,在队员眼里是个“性格强势”的人,因为他爱跟案件“较劲”,雷厉风行的做事,此外在他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标签——“神探”。
2019年8月15日,宝安区劳动监察大队移交一宗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发现该案件案情比较复杂,涉及的受害人数多达40多个,涉案金额是40多个员工的四个月工资五十多万元。刘磊接案后立马投身到案件侦破中,到各部门了解情况,到多个银行、单位调证来回跑四十多趟,由物到人、由线索到案件多思路核查该案件,于2019年8月25日将犯罪嫌疑人刘某玉缉拿归案,直接挽回拖欠40多个员工工资53.6万余元,切实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带领的南沙所第四探组在2019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5宗,刑事拘留67人,行政拘留242人。
从警十几年来,虽然破案累累,但刘磊认为,多破案不如压发案。围绕辖区群众遭遇最多的诈骗案件,他带领着200多名协警,在辖区各村、小区、出租屋、工厂等地点,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反诈答题发奖品、居民微信群推广电信诈骗案例、入户走访实时宣传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人群,开展面对面宣传,向群众详细讲解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以及防范技巧并耐心解答了群众提出的疑问。仅今年上半年,刘磊带领协警大队通过责任“分包”将所有楼栋进行精准划分,重点针对南沙辖区2585栋出租屋进行走访,在辖区内开展了一场反诈热潮。
严管厚爱,提升凝聚力
“办事放心、行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这是教导员王天对刘磊的评价。“遇到警情,他能做到既确保执行好规章制度,也能够让群众心服口服,在他管理队伍方面,他有着自己的管理方法,担任协警大队长以来,先后开展纪律整顿、完善以制度管人、以骨干带人、责任到个人的协警管理模式,对队员们严管厚爱,奖惩分明。
“与破案相比,管人才是最难的。”刘磊感慨道,“既要充分发掘每个人所擅长的,各取所长,也要做到工作分配平衡,才能做到服众。”如今,刘磊作为南沙派出所268名协警、29名辅警的大家长,统筹管理着巡逻防控工作、屯兵点工作、社区警务工作、情报指挥等岗位。
用人方面,刘磊有一套他的理论,他会着重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队员。因为他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做事只有具备这种品格的队员才能做实事。 你可以年轻因为经验不多,不够果断,但可以在工作中多积累,只要不怕苦,肯担当时间总会磨砺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刘磊带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会向队员们传授自己的多年的办案、打击、追逃经验。同时他还要求队员们不能只是听命行事,必须具备大局观,要对整个打击抓捕任务过程了解熟悉,才能配合无间。在他的带领下,协警队伍执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负责内勤工作的协警邵华告诉记者,为了让队员们能精神饱满地工作,刘磊来到所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食堂伙食的质量。遇到有队员家里人生了重病,家庭条件又比较困难的,刘磊也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慰问。有队员在执勤时受伤,他也会及时帮忙申请补贴和慰问金。在日常的巡查工作中,他和所有协警一样坚守岗位,总是最晚走的那一个。由于常年在外执勤,他手臂的肤色比旁人深得多。正是因为他的以身作则和真心关怀,队员们都服他,并亲切的称他为“磊哥”,对被布置下来的任务,从不会有半句推脱。
在提高队员积极性方面,刘磊每个月都会评选优秀协警,进行绩效奖励,由于管理得当,整个队伍都非常有凝聚力。据悉,南沙派出所路面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压实警情处置一直遵循“1-3-5”分钟响应机制,即一旦出现警情,一分钟内响应,三分钟到达现场,五分钟处置完毕。而且南沙所辖区范围大,警情复杂多样,以前南沙所辖区经常发生电动车偷窃,现在得益于日常的街面巡查,抢劫案数量大幅度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凡是刘磊经手的警情,基本都是“零投诉”,堪称整个南沙派出所的榜样。
疫情就是命令,穿上警服意味着担上责任
年初疫情发生后,刘磊迅速组织南沙协警队员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一直坚持不休假,直到今天,刘磊对于防疫防控工作始终绷紧一根弦,疫情期间,在南沙派出所辖区内,设置有2个防疫隔离酒店,因而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为此,刘磊把协警大队的工作分为三大板块:辖区重点单位、小区、路段、车站的抗疫检查的值守,再到医院疑似病例看护,还有隔离酒店看护驻点,全员在岗不间断轮换;针对隔离酒店的情况制定对应应急处突预案,在提前组织演练的基础上,按照实战标准,做好人员、车辆、装备等方面的准备,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事件突然发生时随时拉得出、控得住,不贻误战机;积极配合南沙派出所在辖区内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引导群众正确佩戴口罩及如何处理废弃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所幸,刘磊的忙碌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他的爱人也在公安系统,彼此总能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有时候也会感觉到累,比较几乎24小时待命。但还是得打起精神继续做,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自觉和责任感投入,就是因为穿上这身警服,它就代表责任,义不容辞。”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