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5月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1至4月,广东共开行中欧、中亚、东南亚等方向国际货运班列230列,同比去年增加91.67%。记者获悉,自去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至今年4月底,大湾区累计开行27列通往老挝万象的中老班列。目前,广东国际货运班列始发站点已增加至7个,分布广州、深圳、东莞、江门等市,预计广州大田集装箱中心站也即将开通。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王侃介绍,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通关,海关利用“互联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化平台,实现一体化通关、无纸化申报,进一步简化班列申报和通关手续。同时,实施企业申报与海关监管同步、无缝衔接的作业模式,引导企业选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方便企业不再二次办理申报和转关手续,进一步节约通关成本,提升班列通关效率。
新港海关关员监管国际班列。濮宣 摄(本文图片均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提供)
据了解,自今年1月1日RCEP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海关助力广东外贸企业抢抓东盟优势,打通“广东——东盟”的铁路大通道,顺利开行了广州大朗、广州增城、深圳平湖南、江门北至老挝的国际班列,运输时效较传统的海运可节省超过10天。3月16日,珠江西岸历史上第一次开行国际货运班列,“江门号”中老班列从江门北站顺利开出驶往老挝万象。4月底,广东又成功开行江门北——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
江门海关所属鹤山海关关员对中欧班列出口货物进行现场查验。李保华 摄
国际货运班列始发站点增多,路线进一步拓展,叠加海铁、陆铁联运模式,有力打通“中国—欧洲”“中国—东盟”运输大通道。王侃表示,海关将结合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继续致力于优化广东班列通关流程,提升铁路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建设班列始发枢纽站点,推动广东国际班列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广东国际班列今年前4月已开行230列,同比增加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