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春深迟暮,夏日初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尹春芳
2022-05-05 11:17
摘要

北京时间5月5日20时26分,将迎来今年的立夏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的立夏,代表着季节的转换与过渡。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逸周书·时讯解》有:“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北京时间5月5日20时26分,将迎来今年的立夏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的立夏,代表着季节的转换与过渡。此时节,春深迟暮,绿肥红瘦,南风习习,夏日初长。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意为此时春天的植物已经长大了。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节气,同样凝结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季节气候变迁中沉淀而来的饮食智慧。例如,在吃食中选择那些此时节生长出来的鲜嫩植物,如樱桃、蚕豆和竹笋,或青梅、麦子、豌豆等。随着现代营养科学的进步,人们意识到,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开始加快,食欲也很容易受到影响,此时饮食也应当遵照“春夏养阳”的原则,以清淡、易于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减少油腻厚味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保障优质蛋白与纤维素的供给,以维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

在艺术家陈湘波看来,立夏之后是“祝融司令继芳春”,天气渐趋炎热,体现着一个“火”字。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做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系列·立夏》作品中,他呈现给夏日亦是佳期。

在创作中,陈湘波首先以中号羊毫笔蘸浓墨,先画出雁的头部,留出眼睛的位子,再用羊毫提笔侧锋用更浓墨画出雁的胸部和腹部,再用中号兼毫笔,勾画出雁的翅膀和背部、尾部,最后用焦墨点出眼睛。再在眼睛周边的空白处用赭石点染,接着用大提笔蘸汁绿,画出右边大的水草,点出水面上的浮萍,待右下角的水草半干后用浓墨勾出叶筯,后用中号羊毫笔蘸赭墨画出雁后面的水草,表现出“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的诗意。最后他从右边用大篆题上“立夏”,以行书题上年款,盖了姓名章,右边引首加盖闲章“禅心”,左边加盖闲章“安吉”,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形式美。

(原标题《立夏:春深迟暮,夏日初长》)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