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乡村振兴专场。广东省委农办主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在会上介绍,广东乡村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在全国率先将抓农业的方式从过去抓生产向抓生产、市场、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转变,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向多元化高质化发展转型。其中,乡村振兴考核办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疫情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消费扶贫等多项经验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广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在首位。”顾幸伟强调,广东粮食年均产量已超过1200万吨,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单产连续三年“三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2017年的5969亿元、3712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亿元、5169亿元。2021年农业总产值和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广东狠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全面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次。
同时,广东在全国率先搭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竞技融智平台,白羽肉鸡种源实现国内零的突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1.3%;率先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建18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更在全国首创“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利用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网络节+云展会”模式等,推动农产品卖往全国、销往全球。广东也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快向标准化、品牌化、食品化转型,广东预制菜引领消费潮流,成为新兴增长热点,数字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顾幸伟指出,广东农民脱贫致富势头持续增长。广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内外“两个战场”,累计投入1600多亿元,现行标准下省内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同时,广东帮助桂川黔滇4省(区)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此外,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及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据了解,广东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基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全面实施,广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99.8%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5%以上,生活垃圾“村、镇、县”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盖,通乡镇和行政村路面硬化、行政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5G、4G基站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乡村建设加速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目前,广东建成5条省际廊道乡村风貌带、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余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美丽乡村加快释放出“美丽经济”。
“广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仍然是最大的短板,全省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顾幸伟表示,广东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构建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政银保担基企”金融支农格局,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加大。当前,全省上下推进乡村振兴的氛围浓厚,未来,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确保广东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原标题《广东以“抓全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