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花木深

潘玉毅
2022-04-14 10:57
摘要

术业虽有专攻,却不是彼此孤立的,孔夫子不好好教书,学琴、学乐又学医,看似不务正业,实则触类旁通,不同行业、科目互相印证之间,有助于其学问的提升

世间的事,归根结底,如人的感官,根子上是相通的。一个人琴弹得好,一个人画作得妙,一个人地耕得出众,对于美学的领悟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在于形式。

职业、岗位、学历都不是区分有没有文化、有没有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现实中,有些种地的人说话好像哲人一样,其智慧未必不及教书先生甚至是社科院里坐镇的人。只不过因为用心的地方有别,在不同的领域叱咤风云罢了。

贤如孔夫子,也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见识过众人的才智之后,他发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感慨,并以此训示弟子务必谦虚。然而孔子虽说是几人的徒弟,其学问未必就不及他们,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罢了。术业虽有专攻,却不是彼此孤立的,孔夫子不好好教书,学琴、学乐又学医,看似不务正业,实则触类旁通,不同行业、科目互相印证之间,有助于其学问的提升。

世间的人、事、物,自古以来就有千般纠葛万种联系。譬如见到鱼在水里的样子,鸟在空中的姿态,人能想到自己的生存状态,又譬如看到纸上的草木、山川,人会自现实中找寻它们的影子,甚至穿越回童年去找寻。至于缘由,不言自明。

于饮食一道亦然。人爱拣好吃的果实来吃,鸟雀又何尝不是?你不见,每年杨梅熟了,桃子熟了,鸟雀常常先于人登临枝头?

反过来枚举一例,往一个瓶子里注水,倒满了还往里灌的话,会溢将出来,人的才华也是,腹有诗书,任你如何低调,举手投足之间依旧难以掩藏,故而有“才华横溢”一词。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将相似的人事物两两一组进行比较,增进画面感,也更易于理解,比喻到最后便成了通感,由纸上二维变成三维立体,甚至是四维、五维的,看得到实物,闻得到气味,听得到声音,仿佛你真的置身于某个场景之中,然而事实你有可能远在千里之遥,甚至隔着千年。此即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原标题《禅房花木深》)

编辑 特区报-王子烨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编辑-关越(客户端)
(作者:潘玉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