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两会,深圳市人大代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陈渊青带着三份建议参会,分别为《关于从政策角度深化深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建议》《关于多手段保障社康租赁业务用房的建议》以及《关于对龙华区民治街道丰泽湖水道进行清淤并全面改造的建议》,聚焦深圳医疗卫生和生态建设领域。
出台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
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中,广东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方案,完善了基层运行新机制,医改工作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然而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推进,“强基层”依然面临着财政保障不到位、体制机制不活、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很难落实到位。
陈渊青在《关于从政策角度深化深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建议》中指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深圳市各区财政力量差异较大,各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建设进度不一样。此外,深圳市暂未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各区卫生健康局因无文件指引,阻碍该项工作开展。
对此,她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议由深圳市委市政府统筹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深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单位,同时纳入各政府考核指标,以定期通报制度、督查制度等推进文件精神的落实。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机制,调动基层服务人员积极性;三是深圳市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同时建立建全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以督导、通报、约谈等形式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多手段保障社康租赁业务用房
发展完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是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基础性工作。深圳市自启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在社区健康服务的政府保障、医保支持、医疗收费以及社康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评价考核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标准》(深卫健规〔2021〕3号)文件显示,深圳市社区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4500平方米,社康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400平方米,社康站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
陈渊青指出,目前,南山区现有社康中心无业务用房可满足社区医院建设要求,仅有8处业务用房满足社康中心建设要求。此外,南山区社康中心业务用房主要以租赁用房为主,存在着三大问题,即租赁业务用房存在房源不稳定、租期短、难以大规模更新改造;社康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足;办理租赁业务用房手续繁琐,流程复杂,难以租赁到合适业务用房场地。
“亟需通过多手段多途径多种方法,简化业务用房租赁流程,提高社康硬件水平,加快社康建设。”陈渊青建议,分类完善预留社康机构用房规划,多方式解决社康业务用房难题,简化社康业务用房租赁程序。
加快治理丰泽湖水道,优化龙华生态环境
在《关于对龙华区民治街道丰泽湖水道进行清淤并全面改造的建议》中,陈渊青关注到,位于深圳龙华新区民治街道的丰泽湖水库(原民乐水库),近年来由于周边房地产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加上民乐村工业区等多个工业园区的先后入驻,很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拦截直接流入水库,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目前水质受污染的同时,其水源保护区域也正遭到严重挤占和破坏,水道淤塞,污染越来越严重。
她指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一是早期丰泽湖周围存在多处未取得合法手续的违建工地,其挖山填土给水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二是河道堵塞及污染多个部门反复推拒,无法找到主要治理及监管部门处理;三是早期管道建设存在雨污混排的情况,附近违规加建的水管直通丰泽湖,加重污染。
对此,陈渊青建议,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的手段,统一规划,财政鼎力支持,加快环境治理进度。一是及时整改,全面梳理改造。建议水务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治理,并根据周围环境对此全面改造,优化龙华生态环境。二是健全机制,确保治水有方。健全河湖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通报考评机制。坚持定期通报涉河湖人员履职情况、不定期通报河湖水质及“四乱”现象,督促限期整改,及时提醒约谈履职不力的专管员。三是强化宣传,推动群防群治。
(原标题《市人大代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陈渊青:三份建议聚焦医疗卫生和生态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