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 | 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凡
2022-03-29 09:33
收录于专题:聚焦深圳惠企30条

■ 提要

深圳维持经济稳定运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严格防控疫情与维护经济发展两手抓,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时代担当。

依托产业韧性、创新韧性,深圳经济势必能有效抵御疫情冲击,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图为技术人员在测试产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在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途上,深圳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新冠疫情是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考验。风物长宜放眼量,依托产业韧性、创新韧性,深圳经济势必能有效抵御疫情冲击,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深圳的产业韧性

深圳产业韧性体现在布局多样化和高度数字化两方面。产业构成方面,深圳不局限于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和文化创意)的巩固壮大,以前瞻的眼光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生命及健康、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体系整体呈现“4+7+5”梯队,即“4大支柱产业+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未来产业”有序发展的多样化特征。数字化发展方面,2021年,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约3成,累计建成5G基站5.1万个,数字产业领跑全国。依托坚实的数字产业基础,深圳不仅实现了金融、物流等传统优势服务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还在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生产端数字化转型中率先破题。全国首批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在深落户,华为、富士康、腾讯3家企业平台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

演化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产业多样性扮演着“冲击吸收器”的作用,能够防止因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的“区域锁定”现象,降低外来冲击对区域经济的破坏力,并有利于经济的迅速恢复。深圳“4大支柱产业+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未来产业”的多样化现代产业体系能够减缓疫情可能造成的单一产业链“缺链”产生的蝴蝶效应。不仅如此,数字化在抗疫期间打破地理距离,加速信息传递,彰显出了强大动能。一系列数字龙头企业不仅确保自身生产安全稳定,还能助力政府进行智慧流调、为精准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深圳的创新韧性

深圳创新韧性体现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科技创新方面,深圳率先提出并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具体而言,2021年,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领跑全国,华为、平安科技、中兴通讯、大疆创新、瑞声声学科技、深圳华星光电和腾讯科技共7家深企跻身国际前50;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重大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5G、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球前列;科技金融覆盖创新全过程,创设全国首支规模达百亿元的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跻身2021中国创新人才指数榜单前三,位列第一梯队。制度创新方面,前海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方面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全省复制推广82项,全市复制推广203项。初步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全市政务服务事项99.94%“最多跑一次”、91.74%“不见面审批”、89.44%“全流程网办”,行政许可事项99.29%“零跑动”办理。今年新增“无感申办(秒报)”209项、“秒批”336项、“秒报秒批一体化”107项、“免证办”300项,推出“一件事一次办”2072个。

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相互关联的多个系统组成,系统总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创新是区域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适应性行为,尤其是在系统受到重大冲击和干扰时,创新可以视为复杂系统的“进化燃料”,加速系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进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疫情防控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深圳完备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高了抗疫创新应用的落地效率,面向跨境服务、智慧生产和精准流调等实际需求,快速诞生了新型消杀设备和材料、机器人智能生产系统以及大数据与信息管理平台等科技应用,为生产生活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了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把降成本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发力点,围绕房屋租金减免、减轻水电气费用负担、疫情消杀补贴、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全力以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深圳的精神韧性

深圳的精神韧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者勇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姿态,吸引了大批建设者。深圳市政府始终坚持努力做好服务型政府,通过建设完善的保障体系与支持体系,给予了深圳城市建设者充足且优质的成长空间。深圳的城市建设者与深圳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共同成长,大到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小到绿化带植被迁移,处处尽显民意,体现了市民积极的城市主人翁精神。深圳的城市建设者对深圳的家园意识逐渐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具备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韧性。而“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将为这座城市叩响新的时代强音,为特区砥砺前行提供强劲的精神力量。

西方组织管理学认为,一个有效的组织需要三类基本行为:第一,成员要进入并留在组织;第二,成员要以可靠的方式执行任务;第三,成员要有自发和创造性的活动来实现超越角色规范的组织目标。其中,成员自觉自愿发起的行为被称为组织公民行为。中国学者杨百寅结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基于组织公民行为概念衍生出了组织主人翁行为概念。相比于西方公民行为,我国的主人翁行为在精神上拥有更强的责任感,在组织中会自发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保护组织,为组织承担风险,乐于作出一定的牺牲与奉献。面对疫情,深圳人、深圳企业都展现出了具有责任感的组织主人翁行为:医护人员、社区民警、志愿者等,面临来势汹汹的疫情,胸怀守护人民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一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和产业链关键节点都在想方设法稳质量保生产,尽力维持全市生产生活、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展现了深圳企业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深圳维持经济稳定运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严格防控疫情与维护经济发展两手抓,高标准建设韧性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时代担当。

(作者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新闻网-曹亮
(作者:李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