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悉,今晚,在银河系璀璨的满天星中,多了一颗“深圳星”。
7月9日20时11分04秒,亚太6D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将于今年9月开始提供对外服务。这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
亚太6D卫星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及其股东单位参与设计监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研制历时近4年、投资20余亿元,于5月23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在完成后续星箭合体及相关测试后,7月9日晚,亚太6D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约25分钟飞行后,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星箭分离正常、太阳帆板一次展开正常。未来数天内,卫星还将完成数次变轨,并进行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天线展开,在完成整星在轨测试后,最终定点于134°E的服务轨位。
亚太星通董事长程广仁说:“此次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的良好开端,也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献礼。”
记者了解到,亚太6D卫星作为亚太星通的首发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也是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全配置首发星,还是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
这颗卫星设计寿命15年,共34路Ku频段前向转发器、10路Ka频段返向转发器,卫星可视范围信号全覆盖,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中国四大海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广泛的陆地和海洋区域。
此外,这颗“深圳星”还配置90个Ku用户波束,8个Ka馈电波束,卫星通信容量50Gbps,单波束容量可达1Gbps以上,可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带宽接入服务,能够有效满足亚太地区飞机、船舶以及偏远地区高速上网、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亚太星通总裁李杰说:“此次卫星所使用技术有力支撑了国产通信卫星性能和国内通信卫星产业的整体研制水平的大幅提升,代表了我国民商用通信卫星研制的最高水平。”
这是一个可以真正改变行业规则的“星”
从电视广播到手机上网,天上的通信卫星们就像国际信使,将信号带到全球各个角落。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如火如荼,高通量卫星因其传输数据量大、数据流量成本低,能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高速互联网服务,无疑将成为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比起传统卫星,高通量卫星具有带宽更大、资费更低、终端更小、通信服务门槛较低的特点。
首先,高通量卫星采用频率复用、多点波束等技术,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下,其通信容量比常规卫星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随之带来的就是单位带宽成本的大幅降低;其次,高通量卫星对天线口径大小要求降低,因而其终端可以更小、更轻巧;最后,随着设备终端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用户使用服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可创造出更灵活便利的接入模式。
通信卫星主要频率为S、C、Ku、K以及Ka频段。理论上,频段越高带宽相对越高。目前,C频段利用已接近饱和,Ku和Ka波段高通量卫星正成为各国研发重点。此次发射的亚太6D,就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
据悉,亚太6D历时近四年、投资二十余亿元研制。整星重量5550kg,卫星承载有效载荷重量近1000kg,是以往的1.5倍;星上转发器设备1200余台,是以往的2-3倍;波束99个,是以往的10倍;舱内外共1500余根波导,为以往的6倍,“均为国内最高水平”,李杰表示。
深圳卫星地面站是我国境内首个对外开放的卫星关口站
亚太星通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交通运输部、深圳市政府发起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并依托周志成院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应用院士工作站。
小政获悉,亚太星通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分阶段建设全球覆盖、安全可靠、天地一体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为运营亚太6D卫星,亚太星通布局建设多个地面通信关口站和卫星测控中心,其中位于深圳、北京、西安和香港的通信关口站已建成待用。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卫星地面站是我国境内首个对外开放的卫星关口站,依托其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卫星科普教育基地,将向粤港澳大湾区广大青少年普及航天科技和卫星通信相关专业知识。
航空海事全覆盖,让网络通信上天入海
陆地上的移动通信即将迎来5G时代,但在海洋上,由于环境复杂、施工困难等原因,宽带通信的发展仍相对滞后。目前全球贸易中90%的大宗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许多科考船也在进行远洋作业。但截至2016年,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总和还不及700个深圳家庭,而高通量卫星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此外,在补充地面通信网络方面,高通量卫星也可用于航空、无人机、高铁、灾备通信等方面。
随着高清、4K、VR的发展,会带来带宽增量需求,而高通量卫星也可承担全球视频的分发任务。此外,随着5G的到来,个人的带宽使用量将大幅增长,这也是高通量卫星发挥作用的时候。
小政了解到,亚太星通主要为航空、海事、陆地移动领域的客户提供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及智能化、定制化增值服务,目标是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服务主力军和亚太地区创新能力领先的综合型卫星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力争通过10年努力发展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百亿级卫星应用龙头企业。
未来,期待更多的“深圳造”卫星翱翔九天。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