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14岁女生亲手给“疫”线工作人员写了15封感谢信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刘颖 谢珊
2022-03-19 21:32
摘要

​自3月15日起,宝龙街道推出“慢频道”系列线上打卡活动,

自3月15日起,宝龙街道推出“慢频道”系列线上打卡活动,以打卡关键词形式邀请辖区居民在居家期间分享别样生活。连日来,居民从绿植、美食,到运动、核酸检测……多角度表达,活动得到了热情响应。据悉,3月17日的“宝龙·慢频道”的关键词为“见字如面”,3月19日同心社区便收到了辖区一名14岁初中生的手写感谢信。

当天上午,宝龙街道同心社区阳和浪防疫临时党支部收到了这15封信,正是先前在家为一线医护人员手绘画作、制作卡通立牌的八年级学生陈子涵送来的。“我们收到子涵的感谢信,第一时间将这份暖意传递,把15封信送给了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工等等。”同心社区有关工作人员说道,“信封未启,已能感受到她的用心,每一个信封在开口处都细心的写上‘小心撕~’,在封面画上了灵动小表情”。打开信封,一页手写的原创诗歌,背面是数句温暖鼓励的话语。“我们看不见您们 您们总是全副武装 我们看不见您们的面容……”感谢信内容真挚,娟秀的字迹也无不呈现出这位14岁女孩的心意。


除了感谢信,每个信封内还有子涵手工绘制的立牌,15个立牌每个都各有特色,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物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或者隔离服,左胸前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面带微笑,再配上一句“你核酸了吗?”或者“要加油鸭?”,呈现俏皮可爱、积极且有能量。“最开始是学校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我们试试在疫情时期为一线工作人员写写感谢信。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没有传递到他们手中,不够有心意。”子涵告诉记者,她想更用心一点,于是开始画草图,有了制作立牌的想法。说干就干,居家隔离期间不方便出行,不方便和小伙伴共同动手,那就自己完成。据了解,着15个立牌的制作以及感谢信的准备,她用了四天时间完成,刚好在周六这天送出。

当天负责传递感谢信的工作人员表示:收到信的同事们非常惊喜、感动,不禁念起了子涵感谢信里写的那首诗,看到了孩子的用心,绘制的形象牌做的也非常好。感谢信没送出去多久,便看到朋友圈、工作群里已经有收到的同事在晒了,大家感觉到这段时间辖区居民朋友的真情,就像那封感谢信里写的“我可能不认识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见字如面,这是辖区群众的信任,也是给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持,很温暖!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刘颖 谢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