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当小区被设为防范区而出行受限时,我切身感到了奥密克戎近在眼前。
我住在深圳河边,香港的楼宇灯火清晰可见。而我的身后,是中国广袤的腹地。在我看来,深圳就是一个全国防疫的“防范区”。守住深圳,就能更好地援港抗疫,就能保证大后方的安全。有网民借用《保卫黄河》中的词句,把深圳抗疫的穴位点得如此精准:“守护香港,守护华南,守护全中国”。
为了守护深圳,3月14日以来,这座一直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超大型城市,史无前例地按下了“慢行键”。几天来,市民的生活慢了,而防疫工作者却在争分夺秒,继续“以空间抢时间”,和病毒赛跑。
图片源自深圳新闻网
这是基于当前形势下最具性价比的措施,实践证明,以“慢生活”促进“快严控”成效明显。就在3月18日,盐田、坪山、光明、大鹏、深汕五区率先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对于按下“慢行键”已四天的深圳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有网友在朋友圈写下,“上下同欲者胜,你的春天正在派送中”。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传递出重要信号: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深圳正努力落实践行。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机制,一手抓科学精准疫情防控,一手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精准防”力保“稳增长”。
深圳人沉着而果断地应对疫情防控,还知道这座城市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分量。去年5月,盐田港因疫情暂停一个作业区的运营,就让欧美国家跳脚,其全球聚光度远高于“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而今,深圳为严控疫情而按下“慢行键”,要在一周内实现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欧美国家和企业又坐不住了,扯着嗓子喊严控措施将影响全球供应链,集装箱价格将上升,全球制造业将受到波及。
殊不知,深圳人更懂得“慢下来”是为了“快严控”。“慢”与“快”、“防”与“稳”,有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短暂的“挂低档”,是为了今后“挂高档”上高速。
构筑坚实的“深圳河防线”
前几天,生活节奏慢下来,也便能进入深思考。
回想深圳的防疫抗疫历程,总让人感到深圳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跨入虎年,疫情防控形势格外严峻。从香港入境的合法通关者,带入“境外输入”案例,传染到隔离酒店员工,进而传播到社会。坊间有传,有香港来的非法偷渡者潜入深圳。再加上往来深港两地的香港货柜车司机,也是高风险的感染群体。种种因素,让深圳疫情防控难上加难。
图片源自深视新闻
不过即便香港疫情向内地扩散,深圳只是加强自身的疫情防控措施,没有采取其他隐含歧视的策略。大湾区的部分城市祭出悬赏令,要人们举报偷渡者。唯有深圳,没有发布悬赏令。一些地方发布疫情通告,总要加上“来自香港”,深圳只是点明奥密克戎BA.2进化分支,用医学词汇而不是带有歧视的称谓来表述疫情类型,遵循世卫组织疫情发布的标准格式。
“深圳的世界观在疫情防控中展露无遗”,笔者的一位香港同行说,“这大概与深圳的开放程度有关,见过大世面,知道奥密克戎是不分地域、不认人的”。
深圳抗疫中的另一个现象是,疫情通报公开透明,即便在全国“两会”期间,每天上午10点半的疫情通报和媒体问答,一直在照常进行。疫情的及时发布和防控措施的时时更新,极大地降低了市民的焦虑感,进而主动配合,一种积极的抗疫气氛在社会形成。
政府和市民不用调弦,就能合奏出动人的抗疫乐章。冷峻的疫情防控,转谱成一首温情脉脉的进行曲。3月14日深圳部分社区进入封闭式管理,很多人活动受限。抢菜现象出现后,超市第一时间补货,向居民喊话:不要以为买不到菜,就怕你家放不下。政府官员哭笑不得地解释,深圳物资供应充足,别说一周,一个月都不成问题。
于是便出现一个个抗疫剪影:核酸检测排队过长,防疫主管部门立即增设检测点;居家隔离者反映网购有困难,马上有商家接单供货;旅深外国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微笑说“我们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媒体记者在获知自己居住社区被划为管控区之后,宁愿住酒店也不回家,要讲好一线故事。
既然疫情来了,消极抱怨有何用,还不如沉着面对。
有的哥到社区上厕所,结果社区就在那时段被划为管控区,他干脆当了志愿者;有公司职员为居家办公,请公司老板把笔记本电脑快递到家;外卖小哥怀揣24小时核酸检测绿码,穿行于街巷送货,既为养家糊口而拼搏,也为市民提供服务。
当听闻外卖小哥搭帐篷睡桥洞过夜时,政府部门立即调拨出活动场所,免费供应热水、泡面、洗手液、被褥,让外卖小哥们有个休息的港湾。
这种防疫姿态,是体面的,令人尊敬的。
图片源自深圳特区报
“我们必须构筑起‘深圳河防线’,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安全。”有位军迷在微信留言,“我们要像构筑‘马奇诺防线’一样构筑防疫抗疫的‘深圳河防线’,既可以不间断地援港抗疫,也可以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建一道防疫墙,把奥密克戎阻击在境外。”
这种比拟是否准确有待商榷,但深圳人心中饱含的家国情怀,是灼然可见的。深圳一旦失守,全国的疫情防控就有麻烦,援港抗击失去根据地,进而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冲击,给个人的生活带来影响。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已下调到5.5%,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其中前两个与疫情防控直接关联。
下“血本”保家卫国
外媒把深圳称作“抗疫模范生”,大概是因为深圳人“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在每日确诊病例达到70例上下时,深圳果断按下“慢行键”。这一慢行,就是哗啦啦的钱财流失。有网友按照全市去年GDP日均75.81亿元推算,慢行一周,将流失500亿元。深圳又是贸易之都,全市进出口额日均83.67亿元,那一周进出口贸易可能损失585.69亿元。还有网友从“小数”入手,2020年深圳共投入87.7亿元疫情防控资金,按照前年数据粗算,慢行一周相当于花费2亿元抗疫资金。
从每日确诊病例看,深圳疫情完全处在可控范围内。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相比,深圳近乎没有发生疫情。为什么深圳一定要按下“慢行键”?从经济上考虑是不是不划算?
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位退休工程师,他的回答让人眼睛一亮。“糊涂,怎么不算大账!”他一边排队测核酸,一边告诉笔者,“2020年中国为何成了世界上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疫情防控做得好;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什么能达到8.1%的,还是因为疫情防控得好。深圳现在的防疫举措,到明年初就显现出效果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瀚 摄
没错,中国和深圳都在为防疫抗疫付出巨大代价,但实际上是在为经济发展护航。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前两年的经济数据证实,疫情防控有效,经济才能增长。2020年,中国GDP逆势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中货物出口增长4%,贸易顺差增加27.4%。2021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8.1%,其中货物出口额增长21.2%。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发现,疫情改变了人类的消费方式,从购买服务转向购买商品,世界各地出现进口激增的现象。美国没有能力在国内生产消费者想要的东西,只好从中国进口,于是出现国会议员们佩戴中国口罩讨论如何抵制中国产品的滑稽一幕,并且宣告了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的彻底失败。
再回到深圳,这个中美贸易战交锋最激烈的地方。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运力不足和经贸摩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2020年仍然实现了进出口双双飘红,其中出口比上年增长1.5%,达1.7万亿元,出口规模连续第28年居全国外贸城市首位。2021年成绩更佳,货物贸易进出口3.54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2%。其中,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3.5%,规模连续第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很多深圳人都和那位退休工程师一样,在算大账,把个人、城市和国家命运绑在一起。现在的足不出户、足不出小区,是为了今后更容易走遍中国,走向国际市场。今天深圳为国家防疫大局下一次“血本”,明天一定会在疫情防控稳住之后,在经济上再书新的传奇。更何况,深圳是中国经济的“三江源”,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仅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就占全国份额的18.6%。
给不确定的世界经济一个压舱石
深圳防疫的淡定和自信,基于对新冠疫情的认知和香港镜面的借鉴。过去两年,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以物理隔离和医学救治并重的方式“珍惜生命”。
深圳人相信,即便是气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也是能够战胜的。新冠疫情刚在全球蔓延时,很多发达国家只想“甩锅”而不防疫,甚至以“群体免疫”的懒汉做派应对,结果一败涂地。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来袭,一些国家又以“传染性强而致命率低”来消极躺平,好像只能听天由命。深圳人偏不信邪,坚决地对奥密克戎说“不”。
过去两年,中国的防疫策略承受了各种非议,却也成为全球疫情中最安全的地方。人们的生产生活受疫情影响最小,新冠患者最少,死亡率最低,还给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确定感。有网民归纳得不错,全世界对抗新冠疫情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中国模式,一种是“其他”模式。
今年的世界更加动荡不安。除了奥密克戎的轮番轰炸,还有俄乌局势的扑朔迷离和战争的紧锣密鼓。有网友戏称,深圳人每天看两个“战报”,一个是深圳抗击疫情战报,一个是俄乌军事冲突战报。
深圳人清楚,中美是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两大支柱。当美国处于不确定状态时,就需要中国的确定来对冲。当西方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中国经济的稳定就是对人类的贡献。
这不,国际社会已向中国发出求助信号,要中国发挥大国定力,给动荡的世界经济投下稳定器、压舱石。欧美祭出的对俄核弹式经济制裁,已开始反噬西方企业,有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
深圳进入“慢生活”,马上有跨国公司瞩目盐田港,富士康的苹果手机生产线是否正常运行,甚至有人担心深圳街头的私家车流量大减,会不会影响世界汽油价格。英国BBC报道说,“如果你在网上买东西,很有可能它是在深圳制造的——一个位于东南部的1750万人口的城市,大约一半的中国在线零售出口商都位于深圳。”当深圳为快速控制疫情而按下“慢行键”时,它向全球企业发出了冲击波。
图片源自深圳特区报
但前提是能够控制疫情。中国产业链完备,只要能控制疫情,尽可能避免停工停产,就能向世界提供各种商品,引领世界经济恢复。深圳也便能挺立于世界经济潮头,大胆冲浪。
最新发布的深圳疫情防控通报,可能让跨国公司放下心来。盐田、光明、大鹏、坪山、深汕特别合作区,均已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恢复正常。深圳官方还强调指出,根据最新防疫形势,将进一步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机制,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体策略是,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实施“一企一策”“一厂一案”,保障企业有序生产经营。
是的,深圳人不仅心中装着家国,同样也装着世界经济。
不难理解,无论眼前的疫情防控多么艰难,深圳人都会淡定地迈过这道坎。经过“慢生活”的能量积蓄,必将打开更自在的“快进键”。
其实,“快进键”已经在缓缓打开。
(原标题《我们必须构筑起“深圳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