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福田团区委、区义工联开通了福田区防疫抗疫心理专线,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免费为市民提供心理疏导。
热线开通以来,便有许多人打电话求助
8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顾问在面对疫情下焦虑的求助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温暖抚慰大家的紧张的心灵
“您好,这里是防疫抗疫心理专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2月20日,心理咨询师李慧心平缓温和的声音出现在电话另一端。“我家现在在封控区,我很担心自己被感染,感到很焦虑,你能帮我开导一下吗?”电话那头的市民刘女士情绪低落地说道。
2月16日,沙头街道被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刘女士所在的小区也在管控之中,独自一人待在家中,心里难免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李慧心一边认真倾听她的讲述,一边仔细地用笔记下她的烦恼,然后一步一步开导对方,等对方情绪真的缓解下来之后,再根据目前的状态,为其面临的问题提供建议,提升个人价值感的同时,让其能有效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打破了一些居民原本生活的平静,也多少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为减少部分居民由此带来的担心、恐惧、焦虑等情绪,在福田团区委、区义工联的组织下,从心开始心理咨询平台组织了8位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从开通防疫心理援助专线到现在,已有40多位居民打来电话寻求帮助,他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管控范围内的居民没办法自由出入而产生的焦虑感和烦躁感;二是由于孩子延迟开学,家长对于家庭中的教育责任存在担忧情绪;三是普通居民对于全市疫情变化产生的担心和不安等问题。
“从这几天咨询的情况来看,由于深圳延迟开学,问得比较多的就是居家隔离之后所带来亲子沟通方面的焦虑,时间越长这种焦虑情绪可能就会越明显。”邓佳升是其中一位心理咨询师,他表示,由于所在小区管控,一些市民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失控的感觉,心里会很慌张,不知道怎样应对,加之学校延迟开学,家长无法得到学校有效的教育支持,使他们在教育压力下产生一定的无力感。遇到这种情况,邓佳升和他的同事以共情作为切入点,先耐心地听完求助者的诉说,再根据对方的诉求帮助缓解个人情绪和压力,情绪得到缓解后,会再给他们一些亲子沟通的建议。“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抒发情绪的渠道,这是很重要的。”邓佳升表示。
面对疫情,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像疫情防控常态化一样,心理防疫也要常态化。作为首善之区,福田区团委及时开设了抗疫防疫心理援助专线,为广大群众提供帮助,让大家缓解压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无论你是身处管控范围内居民,还是由于孩子延迟开学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家长,只要您有需要,都可以拨打福田区防疫抗疫心理专线:0755-82525530,专业心理咨询师将您提供贴心服务。
疫情防控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成因
管控范围内,居民没办法自由出入的焦虑和烦躁感
(1) 产生焦虑和烦躁的原因
① 失控感:由于无法自由出入,导致形成自己无法有效控制生活的观念,进而产生强烈失控感,无力感,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内在批评
② 摩擦增多:在无法自由出入的环境下,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增加,由于无法采取回避的应对策略,导致矛盾与摩擦持续存在;
③ 对家庭问题缺乏合理的解决机制:家庭没有建立合理的问题解决机制,导致对于出现的矛盾无法有效得到解决,进一步激化了在管控环境下的焦虑情绪。
由于孩子延迟开学,家长的焦虑
(1) 产生焦虑和烦躁的原因:
① 对于家庭中的教育责任存在担忧情绪:由于无法返校学习,无法得到学校有效的教育支持,家长只能更被迫独自面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在教育压力下产生一定的无力感,认为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中无法得到任何帮助,并由此产生了恐慌情绪。
②对于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焦虑:在封闭环境下,家庭成员的距离被拉近,家长需要更加直观地与孩子进行接触沟通,但是部分家庭往往因为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导致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无法有效地帮助引导孩子,反而使得亲子之间的矛盾增加。矛盾激化了父母的焦虑情绪,反而又更进一步影响了亲子的沟通,导致出现问题带来焦虑,焦虑产生问题的怪圈
普通居民对于全市疫情变化的担心和不安
(1) 对于个人工作的影响: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导致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压力剧增,由此引起对于能否维持生活的担忧情绪。
(2) 对于个人生活规划的影响:由于疫情的影响,居民的个人生命安全的需求没法得到满足,产生了强烈的不安情绪,同时娱乐方面的需求也被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地缓解释放个人压力。
其实所有问题的核心都是三点:
1. 对于生活的失控感
2. 对于责任的无力感
3. 对于社会角色的孤独感
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咨询有效方式
家庭内部环境的维持者(往往以母亲为主)
(1) 心理特点:由于母亲往往需要维持家庭内部环境的稳定,当家庭成员之间产生摩擦和矛盾的,母亲会将其归为自己的责任并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当母亲无法(或者缺乏能力)履行责任的时候就会个人的价值感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2) 处理方式:应着重于培养其个人的价值感,价值感来源于我对他人有什么贡献。母亲需要知道,她作为家庭的维持者,她已经为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她承担了很多责任,包括对丈夫的安抚,对孩子的教育等。通过引导母亲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让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对于孩子和丈夫是有意义的。
家庭经济的支撑者(往往以父亲为主)
(1) 心理特点:作为家庭经济的支撑者,父亲往往选择独立支撑,而不愿将压力分摊于家庭其他成员中,导致在疫情的影响下,父亲角色的压力会激增。
(2)处理方式:应着重激发作为家庭支柱的成就感。通过沟通与咨询,让父亲明白自己常年维持家庭生活,肩负起家庭经济的责任,就是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业,让父亲重新认识到自己在家庭环境里的形象是伟大的。
老人
(1) 心理特点: 老人属于易受感染人群,所以面对疫情,老人会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而这种不安和恐惧的情绪来源于老人缺乏对疫情的科学认知,以及个人能力的认知
(2) 处理方式:针对安全感缺失,我们需要为老人群体进行科学科普,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个人防疫方式,同时对疫情状况和社会应对策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帮助老人群体提升个人身体素质,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促进老人群体有更加积极放松的心态。
独居人士
(1) 心理特点:独居人士往往因为疫情影响,导致与社会联系减少,无法展开正常的社交生活,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脱节感,担忧在无法恢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2) 处理方式:从归属感出发,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通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关怀,让独居人士认识到自己可以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让其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并不孤独。可以通过建立心理沟通平台,给予其对外沟通的途径,让其能在社会联系中缓解个人的压力和情绪。
心理专线可以有效地帮助
1. 个体:在短期内缓解个人产生的焦虑和负面情绪,在情绪平复后可以为其面临的问题提供建议,提升个人价值感的同时,让其能有效地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群体: 能帮助家庭以及群体释放压力,使其能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当前的生活,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和学习,并在复工复学后能快速地恢复到工作学习生活中。
3. 社会:通过缓解个人和群体的压力,有效地地抗疫活动提供支持,帮助社会维持稳定秩序,使得抗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让生活快速恢复正常。
(来源:青春福田)
编辑 昌慧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