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带来新动力,坪山加快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建设

晶报记者 熊小敏 通讯员 司新宣 坪山区司法局
2022-02-12 19:30
摘要

2020年10月,深圳市坪山区司法局印发了《关于统筹优化坪山区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方案(试行)》。该方案开拓创新,首次提出推行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坑梓街道办组织落实,在街道办一级率先试点政府法律顾问统筹制度。

2020年10月,深圳市坪山区司法局印发了《关于统筹优化坪山区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方案(试行)》。该方案开拓创新,首次提出推行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坑梓街道办组织落实,在街道办一级率先试点政府法律顾问统筹制度。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和摸索改进,坑梓街道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亮点纷呈,成绩突出,体现出了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的强大生命力。

提供统一、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律顾问的权、责、利问题,催生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此前,内设部门各自聘请法律顾问,看似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数量多,实则无人负责,导致遇事推诿。

改革后,所有顾问律师均来自同一律师团队,有力保证了法律意见的高效性、专业性和统一性,彻底杜绝工作推诿、意见打架、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同时,由于各部门信息、资料得以在法律顾问之间实现实时同步,更能有效贯彻落实街道办领导及上级政府的具体要求。

充分发挥驻点与非驻点的结合优势

根据坑梓街道办实际需求,法律顾问单位委派了4名人员常驻坑梓街道。这些驻点律师常驻街道办,熟悉街道办人、事、物,熟悉各部门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制度,能够极大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解决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和实操性。

与此同时,为避免驻点律师思路为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遮蔽,法律顾问单位更要派出经验丰富的主办律师以非常驻的方式提供服务(每周不少于2日)。主办律师通过审核意见、现场沟通、现场处理、深度参与,确保法律意见的准确,增强整个服务团队的有效融合,充分交流,有效推动街道办法律顾问工作向纵深发展。

有利于深入改革顾问服务的方式方法

对服务方式进行改革。驻点律师不再分别归口各部门作为其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而是作为外部法律顾问参与日常工作,保持其客观、独立的地位。

对服务内容进行改革。法律顾问集中精力处理法律问题,特别是重大疑难涉法问题,减少文书处理、跑流程等文员性工作,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

对服务方式进行改革。加强法律顾问主动型、梳理型、研究型、改进型服务,通过梳理流程、梳理规范性文件、部门访谈、领导交办、“回头看”等方式,对街道办未要求法律顾问参与的事项主动进行梳理、研究,提出改良意见等,进一步提高街道办法律工作水平。

形成完整独立的法律顾问工作体系

统筹机制下法律顾问费支出不但远低于旧模式下的合计支出,而且集中支付调动了律师事务所的积极性。

在总结法律顾问统筹制度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坑梓街道办于2021年6月挂牌设立“坑梓街道法律顾问工作室”,实行驻点律师集中办公,以法律顾问工作室名义为街道办提供法律服务。

2021年度,法律顾问全年审查合同1250份、出具法律意见书105份、出席街道办重要会议157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93宗,涉及406人次、处理劳动信访投诉案件681宗,涉及931人次、评查综合行政执法案件190宗、评查应急执法案件429宗、大型普法宣传9场、日常法治讲座20次、代理街道涉诉案件7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1宗、协助处理公开听证案件1宗,在坑梓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法律顾问工作室还制定了《法律顾问工作室基本工作准则》、《法律意见书管理制度》、《咨询接待制度》、《内部学习制度》等,进一步提高了法律顾问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真正使法律顾问成为街道办及各个内设部门的独立法律咨询部门。坑梓街道法律顾问工作室的设立,标志着坑梓街道试点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愈发成熟。

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模式在坪山区的探索不断推进,打造政府法律顾问统筹机制的坪山模式,是坪山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创新。当前,该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问题和矛盾突显,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在深度、广度上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坪山区司法局将不断深化法律顾问统筹机制,推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为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晶报记者 熊小敏 通讯员 司新宣 坪山区司法局)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