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至2月7日,由龙岗区卫健局和深圳商报/读创联手推出的H5“龙岗家书”已寄出130余万封,成春节爆款新媒体作品。
家书传情,相聚云端。疫情下的春节,显得十分特别,许多市民都有着同样的选择——在深过年。因此龙岗区卫健局化身“邮递员”,通过H5、图文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借力全媒体矩阵渠道,倡议大家在深过年、就地过年,也让广大市民通过本次活动向亲朋好友致以问候、祝福。1月26日南方小年这一天,该款电子家书正式上线,以家书为载体,以市民为依托,以深圳龙岗为原点,将春节的美好祝愿辐射至全国。用户扫码后,只需选择背景或上传照片,选择寄语或自定义,即可生成个性化家书。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活动方准备了寄语的模板。其中,既有与健康相关的嘱咐,例如:“虎年大吉注健康,三减三健最健康,2022年记得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也有为龙岗抗疫人量身打造的家书模板,例如:“我是一名深圳防疫工作的参与者,愿山河无恙,深圳无疫!让我们一起做健康深圳的守护者吧!”;更有充满祝福的温情话语“新年是一条绵绵的线,一头系着你,一头系着家;祝福是一根长长的绳,一头拴着你,一头拴着我。无论多远,家永远在我心里,祝福永远在我心里!”……当然,用户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书写独一无二的个性“家书”。而家书中一句“在龙岗过年,我很好!”更反映出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暖、包容,折射着深圳飞速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
市民寄出了各式各样的“龙岗家书”
新冠驱尽日,方是归家时。在众多从龙岗寄出的家书中,这些在春节寒冷的天气中值守一线的防疫工作者家书尤为引人瞩目。大年三十,深圳突发“0131”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火速集结,日夜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保护好群众的健康安全。
“已经连续三年春节工作在防疫一线,希望第四年的春节能在家里过,好好陪家人吃顿年夜饭。希望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这封家书来自龙岗区疾控中心主管医师黄歆,第一年春节她在单位过,第二年春节她在隔离驿站过,第三年春节在流调指挥中心过。在疫情防控中,流调是有时限要求的:4小时完成核心流调信息,12小时初步完成重点场所研判与界定,24小时完成初步流调报告(实际工作中往往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如此高效的流调工作,对他们来说“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早已是家常便饭。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和黄歆一样的流调工作者们毫无怨言。
黄歆出现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上
相距,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距离虽远,但阻隔不了爱与亲情。一封封家书通过微信从龙岗飞往全国各地,他们或大年三十值守防疫一线,与病毒进行“时间赛跑”;或响应号召留深过年;或在封控管控区配合防疫,这些家书正是今年“别样春节”的见证,也是来深建设者和家乡亲人连接情感的桥梁。
(来源:读创)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