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民盟医卫界盟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与时间赛跑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杜澎 通讯员 杨盈盈
2022-01-22 20:30

自深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人默默无闻,甘做抗疫一线的“摆渡人”。他们分秒必争,奔跑在接送转运密接者的最前线;他们深入到口岸、两站一场、跨境运输接驳点寻找病毒“踪迹”;他们,窝在实验室里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与病毒赛跑。他们是千千万万抗疫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同时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盟罗湖总支盟员。他们用自己的坚持与汗水、坚守与担当,为城市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郭寅生:建言献策助力疫情防控   当好疫情“守门员”

民盟深圳市健卫委副主任、罗湖十一支部盟员郭寅生就职于深圳市疾控中心环境健康所,作为第一批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先后参与了2020年初全国疫情、深圳散发疫情、2021年“521”、“614”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疫情反复后,我就开始每天收集国内外和本市疫情最新发展态势、流行病学研究结论等,总结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参加市疫情防控组每天的例会,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技术意见”。此次疫情发生后,郭寅生深入到口岸、两站一场、跨境运输接驳点和作业点、集中隔离酒店和基层工作现场,会同各专班进行工作研究和督导指导。1月10日,郭寅生深入邮局、海关和机场运管中心,检查并梳理了国际快件货物和机场清洁工作疫情防控风险点,精准地把握了同期分别出现快件货物关联疫情和入境关联清洁工病例。

疫情发生以来,郭寅生作为民盟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建诤言、献良策,履行了民盟参政议政职能。

姜帅:抗疫一线“摆渡人”

“有83个密接者需要转运,请大家立即做好防护准备出发。”姜帅是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平时主要负责重点场所的现场流调及采样工作。这次,他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最前线,转运密切接触者,已经记不清自己转运了多少个密接人员了。

“转运最大的困难是他们对疫情防控、消毒等流程不熟悉,防护用品也佩戴不规范,有些人也不太配合,给我们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具,给正常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一遍遍纠正密接人员的穿戴,还要耐心做好心理安抚,这一场转运他们花了整整6个小时。

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又立刻投入到了流调工作,他需要完成当天的调查信息。“有时,面对年龄较大一些、记忆力差一些、语言沟通能力差的调查对象,经常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一场流调下来,他早已口干舌燥、声音嘶哑。


这已经是姜帅第四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了,他始终以从事疾控工作为骄傲,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盟的初心。

陈龙:与时间赛跑  揭开病毒“真面目”

“早一分钟确定传染源,就为跑赢新冠病毒增加多一分胜算。”陈龙告诉记者。他是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所的主管技师,也是深圳民盟罗湖十一支部委员,主要负责病毒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1月6日晚,深圳市疾控中心病原所收到了罗湖一份“10混1”核酸可疑阳性样本,陈龙原定7号白天出发去甘肃提亲,得知出现本土病例需要病毒溯源后,立即返回所里开展工作,推迟了提亲。从拿到 “0107”疫情的第一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开始,他已经连轴转了4天5夜。1月10日,深圳通报,“0107”疫情前4个病例感染的毒株均为德尔塔变异株(AY.103进化分支),且100%同源。

“病毒溯源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我们常常要跟病毒赛跑,但每完成一次病毒溯源,都感觉很自豪。”陈龙感慨道。从“5·21”到“6·14”,再到此次疫情,这已经是团队第三次遇到突发新冠病毒本土病例的“考试”。每一次,陈龙所在的团队都能刷新记录,基因测序时长从一开始的27小时到24小时,再到这次的16小时,为政府决策以及流调人员排查潜在感染者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保护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疫情防控战斗打响以来,医卫界盟员不忘合作初心、以生命赴使命,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新一代的民盟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家使命,彰显非常担当,弘扬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民盟精神,谱写了同心抗疫的美好篇章。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杜澎 通讯员 杨盈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