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深圳“0107”疫情发生后,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市各区做好社区联防联控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部署,共青团深圳市委、罗湖区直机关、国有企业单位发出了“全市志愿者启动就近就地防控志愿服务”的号召,并迅速统筹指导各志愿服务组织根据属地原则、就近原则,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依法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保障志愿服务,更好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精准助力疫情防控。罗湖区教育局将抗击疫情、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弘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的重要抓手,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火线支援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15日,罗湖区百草园学校校长、副校长闻令而动,迅速出征,第一批14人的党员先锋队率先抵达清水河街清水河社区防疫一线。同日下午,共青团深圳市委“志愿服务突击队”直属社会调研服务组13人党员志愿者也火速来到社区支援防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量志愿者参与到罗湖各街道、社区的抗疫一线。他们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志愿服务大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白加黑、连轴转”,从协助核酸检测点引流疏导到深入居民楼户摸排,到坚守商超、城中村等入口宣传动员,下沉干部的身影出现在社区防疫阵地的每一条战线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初心、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争先、担当、奉献的深刻内涵,努力协助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安全屏障”。
核酸检测任务繁重,志愿者们需要在各个核酸检测点协助做好秩序维护、扫码登记、防护指引等工作。不会填信息、看了流程手忙脚乱填不好信息、48小时内打过新冠疫苗、不戴口罩来做核酸检测、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做检测……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志愿者们需要耐心地一一引导,由于长时间工作,很多志愿者的声音都是嘶哑的。在核酸采样现场,党旗高高飘扬,工作人员现场开展维持秩序、信息登记录入等工作;在数据录入及电话核查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将党旗高高挂起,每天工作至深夜,尽全力排查重点区域输入的人群。这些志愿者逆行而上,奋战在抗疫一线,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道防线。他们的温暖之举和他们展现出的志愿者精神,让身边的居民感到安心,也鼓舞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
罗湖教育人化身大数据排查员,又称“流调员”。一人一天电话高达200通以上,数据核对高达300份;每个电话如探案般询问居民,从回答中抽丝剥茧,通过线索弄清楚传播链条,以最快、最准、最全为标准,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目前,罗湖教育系统还将继续组织更多志愿者投入到大数据排查工作中。
这不是一项难度很大很复杂的工作,但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耐心地重复无数遍询问的流程,并且详尽地记录。”百草园校长何宋祥表示,一定要发挥教师优势,循循善诱,抽丝剥茧地获取最大信息量。“有时候,对方说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去了哪里和谁接触过,就需要一步一步提醒去帮助他回忆,一笔一画、一点一滴勾画出完整的活动轨迹。”社会调研组大组长汪姐是公认的“熟手”,对沟通深有研究。在休息期间,她还不停地和大家分享流调的沟通经验,帮助队伍提高效率。
面对海量的数据线索,他们是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不放过蛛丝马迹。这是因为流调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流调收集的信息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在过去的重要的时间段里,市民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那些事都决定着是否有传播疫病的风险。流调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调查询问,还需要面对部分居民的不理解、冷嘲热讽。“我是罗湖教育局的老师,我姓吴,对于您提供的信息我们都会严格保密的,请您放心。”吴海红表示,遇到不被理解的声音很正常,除了可以通过家乡话拉近距离,还可以“自报家门”取得信任,并给予足够的安全感。面对艰巨的流调任务,他们是抗疫一线的“冲刺者”,不浪费一分一秒。“数据排查就是与时间赛跑,跑赢病毒才能切断疫情传播链条,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得全力以赴!”
无论是努力奋战的一线,还是服务保障的后方,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党员干部充分发扬罗湖人的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坚决服从社区管理,不提要求,不讲困难,共同奋战至深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防疫一线检验初心使命,得到了街道社区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看到党旗、见到党员,我们就安心了”,工作人员有序高效的作风纪律更是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原标题《社区抗疫聚合力党员志愿者用行动体现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