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特区报》“璀璨勋章背后的峥嵘岁月”采访组采访邱坤玉时,这位多枚军功章的获得者恬淡从容。邱坤玉可是光明区老兵讲师团的骨干和核心成员啊,近两年来,在光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织引领下,他不辞劳苦,下街道、走企业、进校园,讲述自己作为一名老兵的奋斗传奇和英雄过往,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凝心聚力,贡献出一份退役老军人的力量。
邱坤玉1957年出生在广东茂名高州。1976年19岁的他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3212部队的一员。据他回忆,那个时代年轻人一腔热血,崇尚军队和军人,能够身披戎装、保家卫国,那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
至今,他清楚记得,1979年2月17日部队调防广西,从友谊关水口入越开展作战。参战时他与战友们个个思想单纯,但为祖国而战,每一个人无不热血沸腾。在血与火的考验关头,他火线入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铭刻在他记忆深处的是:2月19日的那天,战斗刚刚打响,在潜伏巷里面的他们还未来得及爬上前面的高地,一枚炮弹向他们袭来,他的双腿就被弹片击中,鲜血喷溅。危急时刻,他镇定且迅速地拿出止血包,将流血的伤口包扎好,然后继续滚打着身体投入战斗。双腿负伤的他由于行动受阻,趴在高地上不幸右大腿再次被弹片击中,这时候他已无法动弹,再也走不动了。他和几名受了伤的战友,趁着天色还早慢慢地匍匐爬到了不远处的稻田里躲起来。作为班长,他深知肩上责任重于个人生死,对几名受伤的战友说:“你们都不要动,抓紧坐下或者躺倒,等到天黑我们再想办法撤离下去。”
天黑后,他让战友撤退,给自己留了枚手榴弹,他想如果被敌人发现了,宁可同归于尽,也决不当俘虏。那一刻,他做好了随时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准备。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强咬牙关,在两名战友的帮助下,他侧着身慢慢地向前爬,天刚蒙蒙亮时,他们终于找到了大部队。
1980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不久就离乡别土来到深圳光明,先后入职一家港资合资企业、光侨食品厂,最后入职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
军队的大熔炉造就了他忠诚的性格,秉承了军人雷厉风行的干事风格和永不服输的工作态度,在成为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的一名新警员的岗位上,时刻不忘以退役军人和党员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勤于向老同志虚心请教,利用休息时间对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很快他成为单位的骨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多年以来,他成功处理了多起事故,侦破多起刑事案件,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大量的财产损失,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因工作出色,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为其荣记二等功。
从警期间,面对危险任务,他不畏个人安危,不怕艰难困苦,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面对考验,他有警必接,有难必帮,舍小家为大家,为派出所辖区治安秩序的稳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净化了辖区社会风气。他热心助人,乐善好施,在自身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经常出手捐助周边困难群众,并长期坚持参与公益献血活动。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