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勋章背后的峥嵘岁月”系列主题报道之三 | 杨金海:英雄精神鼓舞我坚毅前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肖雅萍
2021-12-31 11:18
摘要

杨金海爱岗敬业,拼搏奉献,渴望在岗位上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与英雄董存瑞有缘,并且终身以他为榜样!”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杨金海深有感触:“1986年11月我入伍工程兵部队,新兵连接受集训的地方就在河北省隆化县,那里是董存瑞牺牲的地方;结束集训开始投入工作的地方,是在河北省怀来县,那里正是董存瑞的家乡。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无畏前行,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

军旅生涯,峥嵘岁月。杨金海说,河北省怀来县有“沙城”之称,风沙特别大,当年春秋冬三季风沙漫天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工程兵,他与战友们每天戴着风镜在阒寂无人的大山深处的作业面上打山洞,空山中七八级的大风吹得人几乎都无法站立。但被董存瑞精神鼓舞和浸润着,杨金海和战友们抵御了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地坚守了下来。他随后被调往大秦铁路沿线参加铁路修建。在当时机械化水平还相当落后的状况下,他和战友们每天用铁锹铁锤甚至徒手开展施工,以顽强的作风和过硬的实力,赢得中铁十八局施工人员的一致点赞。

后来,他被调往河北承德市,加入有线电连,成为一名通信兵。每天早上,他与战友们都要完成从22根电杆上爬上爬下的训练任务,手上沾满细小尖锐的木刺,整个手掌都几近麻木。1988年秋季,参加24集团军演习时,杨金海已身为班长。演习开始前,他带着全班战士从早上9点开始铺设线路,一直铺设到下午5点。随后,又在黑灯瞎火中开始全线检修,直干到晚上9点还滴水未进。他们啃着冰冷的面包,夜晚露宿百姓屋檐下,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而杨金海所在的通信团有线电连因在演习中保障有力而荣立集体二等功。

“从部队退役后,我来到公明街道下村社区一工业区,在这里一扎根就是27个寒暑春秋。我入职台资企业昶旭电子制品(深圳)有限公司,从基层管理岗位上的保安队长做起,行政人事副课长、课长、董事长助理,直到现今担任副总经理,因长期在企业从事工会工作,我还担任了企业的党支部书记。”

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锻炼过的杨金海一路走来,坚毅从容,2020年他入选“点亮光明40年40人”,并成为“深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杨金海爱岗敬业,拼搏奉献,渴望在岗位上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志趣高雅,钟情于文学且笔耕不辍,他加入了光明区作家协会,并与光明区的作家诗人们唱和酬作,他的第一本诗集,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出版面世。

满满的正能量,勤奋自律上进。这是杨金海的同乡、作家余巍巍给他的评价。采访中,朴实平和、诚恳踏实,是杨金海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杨金海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心愿,因他服役和挥洒青春的地方即将承办冬奥会。冬奥会召开在即,他想回过去部队的老驻地去看看,故地重游,拾捡青春时光。但愿他的心愿能早日达成!

当《深圳特区报》“璀璨勋章背后的峥嵘岁月”采访组在光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厅采访杨金海时,他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次采访让我深深感受到来自组织和社会的关怀和关爱。我一定会扎实努力,不负一个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肖雅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