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急应战先锋,挺身为民勇立排头的宝安区民兵应急连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2021-12-31 12:38
收录于专题: 应急先锋
摘要

切实提升抢险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连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技巧,以及队员的抢险救灾能力,以更有为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然不在军营,却同样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瞄准实战,刻苦训练,是党和政府最管用的“突击队”,是当地群众“最值得依赖的人”。

他们闻令而动,疫情来临时不计安危,不计报酬,用无畏和奉献的心守护着居民的安全,为深圳的“西大门”树立坚实的屏障。他们坚守本色,灾害危急时勇往直前,敢于亮剑,在每次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冲锋到一线。他们思想可靠,走门串户,充当起国防教育的“宣传队”、“宣讲员”。这是一支用得上、叫的响、发挥作用突出的民兵队伍,他们就是——宝安区民兵应急连。

一切为了实战,始终永葆“战斗队”本色

民兵姓“军”。近年来,在宝安区委区政府和宝安区人武部的领导下,该连瞄准支援保障打赢加强民兵队伍建设的角度,向训练要强度,要效果。

2019年以来,按照实战要求,该连每年组织为期一周的魔鬼训练,立足实战,进行了武装越野、林地搜索、海上救护等45个综合科目为训练基本,进行了野外超极限综合演练。连队队员们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面对复杂的地理条件提高了技战术水平,培养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形成了过硬的军事素质。

为提升民兵能力,连队多次进行军事训练和大型演练。今年连队参与全市“三防”演练,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连队队员不仅熟悉各种机械的驾驶技术以及器材的操作,更要掌握物资转运、人员疏散等方面的技能。切实提升抢险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连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技巧,以及队员的抢险救灾能力,以更有为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常态化的队形集结训练以及摩托化机动训练,逐步提高了民兵应急状态下快速集结能力和军事素质,提升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应对情况能做出快速反应,全流程演练,不留死角,演练培养了民兵间互助协作的配合团队意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前期处置。

今年,连队参与并组织了市领导班子成员“过军事日”活动中全部六项科目中的反恐维稳科目。参训人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在团结奋进、严格活泼的氛围中发扬了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

队伍打胜仗,思想是保证。连队常年坚持每月一党课,每季一专题的学习模式,从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每月连队都邀请专家讲党课,联学共建。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理论学习,通过扎实的学习教育打牢队员的思想政治基础,学习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深化巩固习近平主席改革强军思想,把建设与世界一流军队相匹配的强大过硬民兵队伍作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点和目标点,切实用打仗的标准推进民兵工作落实,学习效果入心入脑。

着眼使命任务,始终发挥“突击队”作用

近年来,宝安区结合移民城市和改革示范区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就地编组、就地训练、就地执行任务”。连队除了日常的交通督导及协管工作外,随时处于“引而待发”的24小时应急备勤状态。每有灾情警讯传到,连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和维护现场秩序。

沙井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在台风时期极易发生海水倒灌现象。2016年,台风“妮坦”来袭,东江环保危化企业出现重大险情,连队全体队员与时间赛跑,用人力背负沙袋堵住洪水,避免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017年台风“天鸽”西海堤海水倒灌,大量厂房被淹。连队出动2台冲锋舟,成功转移8名被困群众,同时疏散海边渔民312名。2018年在蚝业小学,连队全体队员紧急出动,在齐颈深的水中安全转移1000多名学生。同年在蚝乡路,出动100多名队员,紧急转移群众300多人。在近年来重大灾情面前,连队全体队员总是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最前线。在光明滑坡事故中,连队也有突出表现,赢得宝安居民的一致信任。

“就没想过害怕,每次重大应急事件中,连队在冲锋时都只想着能让群众或身边的队友远离危险,用自身的行动保护其他人的安全。每位队员都是争着冲在最前方,这就是我们的民兵身份起到的表率。” 区民兵应急连指导员叶伟卓说。不论是面对台风中倒灌的海水,还是山体滑坡现场,又或是火灾现场。越是危险困难的情况,区民兵应急连越是第一个带头冲锋,用自身行动树立榜样。连队成员在队伍中成长、学习并始终坚信,只有不断练强自身本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才能无愧于新时代民兵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 区人武部将民兵应急专业力量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梯次配置、逐级承接、全域覆盖、综合一体”的总体思路,打造民兵应急专业力量体系,摸索出民兵应急专业力量建设、管理、训练、使用和保障“五位一体”的有效模式。

疫情防控不惧艰难,始终担当“逆行者”角色

新冠疫情期间,宝安区民兵应急连敢于逆行,用自身行动书写了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守护市民安全的同时也赢得群众信任。新安大桥疫情防控期间,连队共检测过往车辆30多万辆次,司乘人员130多万人。今年在所负责的隔离酒店、沙井西站等地点,共完成10万以上群众5次核酸检测及两针疫苗的接种工作。

2020年疫情初期,面对130万入深者和沙井的全部居民,同时为守好深圳的西大门,保卫人民群众安全。连队勇担重任、舍己为公,率先响应号召,全队在一日内集结完毕开赴抗疫一线。区民兵应急连连长李群回忆说:“休假刚回到湖南老家就收到立即返营组织应急防疫支援的紧急通知。马上动身踏上了返深的旅途。家里的床没睡热,没和家人告别,但是面对疫情,必须做出割舍。”沙井连接着东莞,是多条入深道路的重要门户,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当时的气温很低还下着雨,连续不断的狂风加剧了寒冷。当时的风大到刮烂了很多帐篷。我们的队员们不畏寒冷,在风雨中一站就是一天。”连队指导员叶伟卓介绍说。全连队在雨夜中坚持值守,为减少人员交替减少离岗,喝水只能润喉,饥饿只能吃和着雨水的冷饭。艰苦的环境和连队顽强的工作方式,让观者无不落泪。就是在这战风战雨、通宵达旦的工作下为深圳防疫站好第一班岗。

防疫常态化后,连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5·21”“6·14”时期,全连队积极奔赴现场,轮番转换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和隔离酒店值守的每一个岗位。面对夏日高温闷热和昼夜巨大的温差,队员们每日平均休息时间不足4、5个小时,部分队员更连续在三个不同的岗位进行轮换,工作强度极大。面对医护人员少,群众数量多的情况,不但出色完成防疫工作,还及时安抚群众紧张不安的情绪。虽然全连队疲惫到立盹行眠,但只要群众召唤,随时“满血复活”。40多天的连续奋战,区民兵应急连圆满完成任务,为防控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了解,仍有10名队员从疫情初期一直在隔离酒店值班工作至今,连续两年坚守岗位尚未归队。

国防教育树榜样,始终筑牢“宣传队”意识

民兵根植于“人民”,与群众有天然联系。近年来,在区国防教育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该连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效果显著,全区形成了良好的拥军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才能让他们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连队持续多年开展国防教育“三进”活动。在沙井中学、荣根学校和深圳市七高等学校,举行高标准的升旗仪式,让广大师生切身观看到天安门式的标准升旗仪式,听到国旗下讲话,从视觉和听觉进行爱国爱军主义教育,震撼心灵,催人奋进。连队还连续三年举办手抄报大赛活动。其中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手抄报活动,吸引了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长大了,我想参军报国。”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大赛展览前自豪地说。

国防教育、拥政爱民的氛围,从学校到社区、企业,形成了立体化全面宣传,树立了宝安区良好的拥军氛围。连队在社区设立了“国防教育宣传栏”,及时变换版块形式和更新宣传内容,激励广大群众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热爱人民的子弟兵。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形式打造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舆论氛围,大力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鼓励现役军人安心服役,献身国防,激励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的积极性。

从手抄报到宣传栏,从文艺汇演到慰问军人家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工作,切切实实地走进了百姓的心里,不断开拓创新的宣传形式,不断高涨地参军热情,使得征兵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每年都出色地完成了征兵任务。

新时代民兵队伍新面貌,新的一年深圳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继续弘扬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特区精神。宝安区民兵应急连将继续发挥深圳特区资源优势,擦亮新质民兵队伍品牌,按照任务牵引,需求主导原则,打造成部队用得上、全国叫得响、具有深圳特色的新质力量。

(原标题《新时代应急应战先锋,挺身为民勇立排头  ——宝安区民兵应急连》)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冻结)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