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新年来临之际,今天(12月30日)上午,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通水仪式在潮阳区隆重举行。该项目建成通水后,将大大缓解“两潮”地区(指汕头市潮阳区和潮南区)320多万人民群众的供水紧缺问题。汕头市领导曾风保、蔡永明、陈武南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汕头市市长曾风保指出,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潮”地区供水问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科学谋划、果断决策立即启动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保障“两潮”地区人民群众饮水需求。要求“两潮”领导干部要以今天的通水仪式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继续抓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热切地祈望广大乡贤继续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民生项目建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贡献力量。与会领导和乡贤们一同观看了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项目的宣传视频,潮阳区通报项目建设情况,潮阳、潮南两区的乡贤代表分别发言,充分肯定阶段来潮阳区、潮南区在推进抗旱保供水建设中所做的工作。
自去年10月以来,汕头市遭遇历史罕见旱情,“两潮”地区供水形势尤为严峻,群众饮水受到严重影响。为切实保障“两潮”地区广大群众饮水安全,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实施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的重大决策,引榕江之水解燃眉之急,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潮阳、潮南两区党政积极推进该项惠民利民工程建设,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多方奔走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两潮”乡贤情系桑梓,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共捐资金逾3亿元支持工程建设,为家乡抗旱保供水贡献力量。特别是在潮阳区举办的“保供水·暖民心”乡贤代表座谈会上,以及潮南区举办的深圳乡贤和企业家两场座谈会上,与会乡贤、企业家踊跃捐款,有力支持家乡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充分彰显了广大乡贤情牵家园、心怀慈善的大德大爱,生动诠释了两潮乡贤“爱国爱乡、致富思源、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
该工程自10月15日开工建设以来,在面对工期紧、部分节点施工难度大等情况,市、区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踏勘,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攻克技术难关,充分调配人力设备,投入施工人员400多人、设备175台,开展施工工作面24个,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经过两个半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工程已顺利实现通水目标,汩汩清泉将流入千家万户。接下来,当地将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确保乡贤捐赠款项100%用于该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用。工程的谋划推动,体现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担当作为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两潮”乡贤情系桑梓、反哺家乡的大德厚义,是汕头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显著成果,也必将成为一项造福“两潮”群众的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读特新闻+】
众志成城!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通水纪实
各级党政重视 靠前指挥作战
近两年来,汕头市潮阳、潮南两区降水偏少,本地水资源缺乏问题突出。2020年10月以来遭遇秋冬春三季连旱。今年前三季度,潮阳区、潮南区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5%,为汕头市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最少的一年,两区8宗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4.58%,而引韩供水工程制水及输水能力有限,日缺水量达12万立方米以上。虽然10月以来经历了两轮强降雨,但水库蓄水量仍然非常有限,供水依然比较紧张,对两区民生造成了一定影响。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研判,汕头市今冬明春降雨量仍将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偏少,“两潮”地区水库蓄水不足情况将持续,若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解决饮水难问题迫在眉睫。
“两潮”供水难、群众饮水难问题引起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0月26日至27日,时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汕潮揭三市调研强调,要针对今年粤东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库蓄水大幅减少的水源保障问题,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底线,扎实做好今冬明春粤东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切实解决粤东地区人民群众城乡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副省长孙志洋批示,“从快从速找到应急办法”。省水利厅领导指示,“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作出批示,要求“民生工程要抓紧”。汕头市市长曾风保自今年9月26日以来多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项工作会议,研究相关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强调立即启动应急引水工程建设,要求尽最快速度建成发挥应急供水作用,保障“两潮”地区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潮阳、潮南区委、区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抗旱应急引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出台应急引水工程工作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工程建设。
社会各界齐心 合力共襄盛举
潮阳、潮南两区党政积极推进该项惠民利民工程建设,多方奔走筹措建设资金,并落实相关部门全方位配合支持,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工程得到“两潮”乡贤的鼎力支持,来自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乡贤纷纷慷慨解囊,共捐资逾3亿元支持工程建设。特别是在潮阳区10月30日举办的“保供水·暖民心”乡贤代表座谈会上,以及潮南区10月6日、10月23日召开的深圳乡贤和企业家两场座谈会上,与会乡贤、企业家共捐资约2.9亿元,有力支持家乡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充分彰显了广大乡贤情牵家园、心怀慈善的大德大爱,生动诠释了两潮乡贤“爱国爱乡、致富思源、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工程涉及沿途村民及群众也纷纷响应,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共同促进工程用地迅速落实,使工程建设得以全速推进。
攻克技术难关 顺利推进工程
为推动抗旱应急引水工作,汕头市水务局会同潮阳区水务局委托技术单位多次开展现场踏勘,并邀请省、市权威专家会商研判,综合考虑功能、工期、造价等因素,确定在揭阳市榕江榕南总干渠入口处通过管道引水至飞英水库,由飞英水库排洪渠自流进入河溪水库调蓄,应急供原水给潮阳区飞英、第一、第二水厂。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作为应急工程,报市政府同意后由潮阳区组织实施,在榕南南干渠现榕江水厂取水泵房附近新建12万立方米/日的取水加压泵房,在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且监测达标的情况下取水,通过新建输水管道沿S234省道引水,至关埠港底村附近转向沿谷关路送往飞英水库方向,新建加压泵站输水至飞英水库调蓄,经新建水库坝下涵管引水,通过6.54公里飞英水库排洪渠自然过滤沉淀后,流入河溪水库,供原水给潮阳区各水厂,以应急解决近期供水水源不足问题。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两潮”供水紧缺问题。
工程于10月15日动工。为推动工程顺利建设,潮阳区制定出台了《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工作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思路、工作原则、实施程序、保障措施等作了规定,按优化提速、容缺后补、“三边”落地的工作思路,尽量简化程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成立项目现场指挥部及办公室,由区委书记、区长分别担任总指挥和第一副总指挥,领导指挥推进项目谋划建设等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工期十分紧张,指挥部落实参建各方通过集中办公,密切配合,无缝对接,形成合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指挥部专门聘请来自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珠委水利委员会技术中心、中国市政中南设计院等数位专家进行技术会商,为工程各关节进行“诊断把脉”,将工程各关键环节逐个突破。工程参建各方全力以赴,最高峰时展开施工工作面24个、到位施工人员440人、到位设备200台,日夜轮班、加班加点,全速推进工程建设,全线建设管径1米的输水管21公里,建设金灶提水泵房1座,装机容量2700千瓦,建设西胪加压站1座,装机容量2700千瓦,乡贤捐赠款项100%用于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
甘泉如同雨露 滋养两潮人民
汕头市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动工以来,在各级党政、广大乡贤、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日夜兼程,顶风冒雨,协调配合,开足马力,倒排工期,盯紧时间节点,牢固树立安全观,严把工程质量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抗旱应急引水工程项目建设。经过两个半月的紧张施工,工程顺利完成通水,汩汩清泉将在年底前流入千家万户。工程的谋划推动,体现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担当作为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两潮”乡贤情系桑梓、反哺家乡的大德厚义,是汕头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显著成果,也必将成为一项造福“两潮”群众的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原标题《抗旱应急引水工程通水啦!汕头“两潮”地区320多万人民群众收到新年民生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