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本土佳作评出!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举行颁奖盛典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刘悠扬
2021-12-29 15:00

12月28日,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非虚构类)颁奖盛典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丁时照、王樽、张茂、杨点墨、时潇含、赵川、聂雄前、秦锦屏、黄灯、曾楚桥10位获得今年深圳“十大佳著”的非虚构文学作家来到现场领奖,并将获奖作品赠送给福田区图书馆及10个街道基层图书馆。

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尹昌龙,原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建,原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雷鸣,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葵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

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是深圳市、区联合举办的常设性、本土性文学图书评选活动,由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市福田区群众文化学会承办,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深圳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协办,自2014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评选活动秉持思想性、文学性、本土性和原创性的标准,对评奖年度内的文学好书做出选择、评价、推广、奖励,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推动深圳原创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品牌。

作为备受深圳文坛瞩目的年度盛事,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非虚构类)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非本次参评书籍须为2019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由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虚构类作品,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口述史、散文、随笔、科普、自然笔记及历史叙事图书等著作。所有作者均为深圳籍作家及在深圳工作、生活两年以上的作家。

本届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邀请了著名作家韩少功、陈世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谢有顺,知名作家南翔,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汤奇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深圳市作协副主席于爱成,香港商报副总编辑、作家王军,深圳商报文化新闻部负责人、作家蒋荣耀,资深书评人、翻译家郭春生等来自广州、北京及深圳本地的知名作家、学者、资深编辑和书评人共同评审。

丁时照的《字里人间》、王樽的《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张茂的《南方:诗文志》、杨点墨的《漂洋过海来深圳》、时潇含的《无尽的远方》、赵川的《茅洲河》、聂雄前的《潇湘多夜雨,岭南有春风》、秦锦屏的《万木生芽》、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曾楚桥的《人间大爱》10部非虚构文学类作品获评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

颁奖典礼上,尹昌龙在致辞时表示,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已经逐步锻造成为深圳的文化平台,它从一开始就聚焦深圳本土,表达对本土的文化关怀。这些年,深圳的文化在发展,文化的力量在聚集,特别是很多优秀的文学、文化成果一个接一个问世,给文学界、读书界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个评选活动正是让人们看到深圳文学创造的新鲜成果。今年的评选聚焦非虚构作品,获奖的很多图书都在阅读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例如黄灯《我的二本学生》曾经获得过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是非常经典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十大佳著”评选活动也不断推出深圳自己的大家、名家,这10位获奖的非虚构作家,都在业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本届评选活动与获奖作品,评委会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的评选活动就是深圳的一部文学年鉴,可以看到深圳文学写作发展的轨迹。深圳有庞大的文学写作的群体,有非常鲜明的亮点,有些作者和作品放在全国的平台上都有极强的竞争力。今年的“十大佳著”评选,评委们也看到了强有力的作者和作品,评选中令人兴奋的是不仅有不少宝刀不老的资深作家,也涌现不少新锐作者。谢教授表示希望“十大佳著”评选能够坚持下去,它已经是深圳文学界的亮点,也肯定能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据悉,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非虚构类)颁奖盛典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获奖作者在福田区开展文学交流活动。

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入选作品授奖词            

丁时照随笔集《字里人间》      

授奖词:这是一部读史札记、性灵小品,凡100篇,以类相从,分“妙人”“趣事”“世相”“清欢”“知音”5辑,所采文史杂集百余种,征引浩博,简凝活脱,率真自然,间以诙谐。所记古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所述旧事明白晓畅,头头是道;所感意兴含英咀华,自出机杼。从学生理,从理生文,警辟有味而令人解颐会心。作品以尺牍之文小品型制,掇拾旧闻,勾连近事,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虽似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曰“字里人间”。或喻道,或说理,或言志,多为赏心而作,隐有师心风骨。实《世说》一体之流风,亦“公安派”之余绪。(点评人:于爱成)

王樽主题随笔集《光影之城:电影中的深圳》            

授奖词:这是一位独具个性的影评家对深圳电影叙事的理性观察。电影中的深圳叙事,尽管经历过将这座城市当成西洋镜式景观社会的尴尬;但是,先锋电影的启迪让开创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先行者从未忘记自己声音的表达。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些先锋叙述中,这座荜路蓝缕的城市,从此摆脱了饱受非议的背景地位,而拥有了自己的心跳和灵魂。(点评人:汤奇云)

张茂随笔集《南方:诗文志》            

授奖词:一个怀揣梦想的村庄里年轻人,背负家族的希望,背负文化的传统,来到了深圳,一方面老老实实做事做人扎根在了南国,一方面热爱文学用他的笔记录着他的生活抒发着他的情感讲述着他的思考,为这个城市当然也为他的故园家乡,创造着文学的奇迹,同时也进行着一种诗意的创建——从而张茂的生存和生命本身,也呈现着一个主体觉醒及现代自我塑造的过程,一种以诗性方式创建命运奇迹的过程。《南方:诗文志》正是通过这样的诗文互现、互证、互释,进行着他的成长或者说修行的过程——以大地为生存根基,仰望天空而又贯通大地,以神性为尺度测度自身的存在方式,体认并实现着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点评人:于爱成)

杨点墨长篇纪实文学《漂洋过海来深圳》            

授奖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平实而不失张力的文字,透过外资企业在深圳的发展和带给深圳的重大改变,从一个切面展示了深圳对外开放进程中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作者选取改革开放的时间脉络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重要事件节点作为背景,通过外资企业职场多元文化矛盾冲突的有趣描述,引人入胜地展示了开放的独特魅力。(点评人:蒋荣耀)

时潇含散文集《无尽的远方》            

授奖词:作为一位20出头的深二代,这是作者在法国做交换生时的见闻与思考,侧重的是异邦的饮食文化,但也旁及了政治、经济、教育与风俗,无论记人记事,街巷即景,携友成行,简装独旅,或涉笔成趣,或勾勒传神,或逸笔草草,或一笔不苟。一本好的散文随笔,行走与观察之际,需要悠闲也需要淬励,需要铺陈也需要凝练,需要庄肃也需要调侃,需要匠心匠意也需要稚拙天然,作者的羞涩与自洽、柔软与坚韧,锋利与宽厚……于焉浮现。寄望于年轻作者无尽的未来。(点评人:南翔)

赵川长篇报告文学《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记忆》            

授奖词:作者以厚重的情怀、灵动的笔触全程全景翔实记录了深圳历时四年全流域综合治理境内最大河流茅洲河,使这条被污染得黑臭熏天的母亲河起死回生开始向水清岸绿逐步复归的史诗般壮举,彰示了都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理念。同时溯源索隐,钩沉历史,打捞出随着茅洲河命运变迁散轶两岸的人文记忆。作品图文并茂,思想性和文学性俱佳,堪称一部在时代浪潮中审视、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反思录。(点评人:郭春生)

聂雄前散文集《潇湘多夜雨,岭南有春风》            

授奖词:聂雄前的《潇湘多夜雨,岭南有春风》,写人记事,皆见真情。他对故土的深情回望,对人生的赤诚省察,都源自内心那份乡愁和体恤;而他对文人、同道与出版事业的理解、观察,厚道中见热爱,优伤中藏锐见。书中篇章,神思多往返于潇湘与岭南两地,但作为一次个人的精神行旅,无论走得再远,仍扎根于童年、故乡、友情和艺术,这些无法释怀的价值记忆,是聂雄前的文字底色,也是他人文情怀中的肌理与血肉。(点评人:谢有顺)

秦锦屏散文集《万木生芽》            

授奖词:作品在广阔的时空中,以浓墨重彩捕捉了万物的心跳,勾勒了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聚焦的是历史深处的家园,记录的是时代的变迁,探索寻找藏匿在广袤大地深处的中国村城伦理的精神密码,闪耀着独特的人性之光。秦锦屏所记忆并描绘的过去与现在、南方与北方,以及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悲欢离合,每一幕都是人类内心善意的挖掘,是每一个人生机勃发、努力向上生长的真实写照。在那些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与乡情的书写中,不仅是在替自己建构灵魂的栖息之所;更是在为这座城市里同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坐南朝北”的移民们,寻找安心之所。(点评人:汤奇云)

黄灯长篇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            

授奖词:因为慈悲,才有缜密的追查。因为诚恳,才有尖锐的发问。作者聚焦现行教育体制庞大的底部,聚焦莘莘学子中沉默的大多数,从身边一个个坚实的个案出发,抽丝剥茧,深入浅出,揭示出知识利益分配等级化和垄断化的巨大风险。这既是生动表现人生百态的交响和群雕,也是直面改革深水区的痛点和难点,不失为社会学的重大破题之一。从现场和细节中产生思想,以才情和修养坚守内心,作者的非虚构写作追求一如既往,正在形成可贵的标识度。(点评人:韩少功)

曾楚桥长篇纪实文学《人间大爱》            

授奖词:义工(志愿者)是深圳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圳十大观念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对义工群体及精神的写照和总结。曾楚桥的《人间大爱》用朴实无华、平易流畅的文笔,将八位义工和他们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义工分布在各行各业,普通平凡,默默奉献,也正是这点点滴滴的付出,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该书简易朴素,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考究装帧,却于平实中显示出文字的力量、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点评人:王军)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刘悠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