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观:源头发力,生态成链
南方+
2021-12-24 09:37

科幻电影中酷炫的快速自修复材料,正在深圳加速成为现实。12月22日,深圳先进院科研团队在合成生物学基础上融合BT和IT设计出快速自愈的活体材料,可让设备更智能,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全球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不远处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和合成生物产业园区内,创新企业进行从“10到100”“从100到N”的创新。深圳合成生物产业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加速打通。

创新融入全球链条,国际人才持续集聚,创新能级提升……曾经,深圳凭借“深圳速度”创造奇迹,4个“90%”享誉全国,近年来,高质量发展贯穿深圳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前不久,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最权威的世界级榜单IO500上,鹏城实验室与优势科技力量联合研制的“鹏城云脑II”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连续第三次获得全系统榜和10节点规模榜两项世界冠军,展示了 “鹏城云脑II”AI算力和数据吞吐能力的世界顶尖水平。

几天后,法国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加入华为3个月后首度通过视频公开露面,人们才注意到,除了他,还有三位菲尔兹奖得主参与华为2020年在巴黎揭牌的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工作。拉福格说:“基础研究探索属于华为长远眼光的一部分。”

法国数学家、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今年9月加入华为。

“如果我们还是等着产业分工,不进入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华为拥有数千名基础研究专家,之所以要走在前面,是因为新技术进入时代的周期变短了,即使不能叫毫秒级,也是极短级。

在深圳近年构建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基础研究被放在首位。从外地来深全职工作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顾问杜子德说:“深圳在基础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布局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等动作,显示了深圳在基础科研方面的远见和决心。”

以深圳湾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世界前沿,围绕国家需求,主动承接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华为、腾讯、中兴等在“无人区”探寻的企业,也不断将创新向前沿科技领域甚至基础科研领域延伸。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认为,面向未来,深圳需要承担更多使命,努力弥补源头创新短板。

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今年,全球经济遭遇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深圳不少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在不断增长。除了华为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突破千万元,超过去年同期,腾讯、汇川技术研发收入同比大增36%甚至50%,海能达、深信服等企业的研发费用率也大大超过科技企业以往常提的10%,不断刷新纪录。

“华为当下的战略目标就是活下去,而活下去就需要解决大量的技术问题。”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话或许诠释了这些选择的原因。

深信服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率超35%,近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约40%。

除了这些知名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逐渐成为深圳实体经济中动力强劲的创新梯队。

走近创想三维展厅,你会发现无论是酷炫的钢铁侠“战衣”、跑车,还是便利人们生活的防护面具、义肢,几乎一切都可“3D打印”。这个由 “85后”创办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将自主研发的消费级3D打印机等产品销售192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多个地方受到“网红级”追捧。

今年前三季度,创想三维等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增长迅猛,169家中有151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9.1%,高于全市工业增速34.3个百分点。

“小巨人”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深圳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供的强大支撑。

深圳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在内的各类创新载体数量超过2700家,为“小巨人”开展科研攻关提供支撑。

深圳1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140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获贷率82.8%,高于全国水平。

深圳人才总量突破600万,不断为“小巨人”输入新鲜血液,助力它们紧跟华为、腾讯、平安、迈瑞、大疆等企业脚步,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高质量的人才。

自2017年起,深圳每年11月1日都会隆重庆祝一个重要节日——“深圳人才日”。从曾经的“孔雀东南飞”相比,到近年的“全球英才聚鹏城”,深圳人才政策由单项比较优势向综合环境优势转变。

来深圳8个月的杜子德欣赏深圳政府部门的专业化、法治化,认为“官气较少,效率较高”,城市干净,绿化好,空气新鲜。

在他的朋友中,已有不少先行来到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成为鹏城实验室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樊文飞担任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创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

越来越多的全球人才来到深圳,正是因为深圳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感召力的干事创业平台。数据显示,深圳已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2746个。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今年发布的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显示,2012年至2020年,深圳青年科学家流入比例在国内城市排名第一,流出比例则低于5%,在全球20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最低。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深圳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相对宽松的入户门槛、优质的工作机会,对科研人才有很大吸引力。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深圳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开放和自主、人才和创新等四个关系很重要,对全国来说既是经验也是启发。

【策划】甘雪明

【统筹】杨磊 曲广宁

【记者】马芳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