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龙岗的深圳市菲尼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迎来了业务高速发展及盈利扩张期,在智能设备销售、平台服务、电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全面开花,有效增长率达到行业前三,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公司得以迅速成长,离不开龙岗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给了我们好的政策支持和畅通的融资渠道。”公司总经理李晶说,企业自2019年在龙岗成立以来, 营收连续3年实现了快速增长。
深圳市菲尼基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故事,是龙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创新服务体系效能,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岗区抢抓“双区”驱动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坚定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做深做实研发投入攻坚、重大科技攻关、创新主体培育等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切实推动龙岗科技创新实现大跨越、取得新突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龙岗区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核心,全面加强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战略合作,推动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等六所科研平台落户,推动“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龙岗园”挂牌,启动IC测试中心和IC设计龙岗服务平台运营等,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龙岗聚焦“IT+BT+低碳”产业重点创新领域和产业链关键共性环节,引导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攻关,同时积极围绕产(产业)、学(教育人才)、研(科研创新)、用(应用转化)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协同融合,通过搭平台、牵红线、重服务的方式探索出了产学研用龙岗模式。
以生物医药领域“四链融合”为例,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在了解到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有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后,匹配到恒明ONE园区与该医院需求相符,最终推动“华南医院-恒明ONE 医学成果转化孵化基地”落地,在后续跟进对接中又了解到华南医院存在防疫机器人研发需求,便主动联系挂点服务的智能装备企业,促成华南医院与捷牛智能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合作。正是通过主动对不同链条需求的牵线对接,促成了一单又一单的产学研用合作。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产学研用直通车,坚持沉浸式企业服务理念,打通不同链条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以科研促应用、以创新促发展的目标,为塑造湾东智芯和建设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的贡献。”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林逸涛表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龙岗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全面构建有利于“双创”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营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生态。
龙岗率先推出“创新地图”。
林逸涛向记者介绍,龙岗率先推出了“创新地图”,并将“科技创新”项目入驻“I深圳”平台,在方便服务企业的同时,更好地展现龙岗创新资源和创新优势,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落户发展。“通过龙岗创新地图,企业能够快速智能匹配相关载体信息、上下游产业链及优惠政策,并直通招商落户服务。”
围绕企业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保障等方面,龙岗通过成立龙岗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搭建一系列创新人才孵化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创业空间,引育产业链重点人才团队,加大全区中小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等举措,打造常态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全流程各领域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科技创新局还以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做好科技扶持政策改革“后半篇文章”,用实用准用好财政资金,实施国高激励等项目“免申即享”,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积极利用创新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优势,广泛开展国高申报宣传发动工作,提供针对性专业辅导和申报培训。对国高企业尤其是规下新认定的小微企业进行跟踪回访,协助企业排忧解难,主动推送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技术交易等综合服务,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一系列措施和做法,每一条都具有可操作性,每一项改革对创业者都有实质性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在龙岗找到了施展拳脚、干事创业的舞台。
“龙岗将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的强磁场,全力培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奋力开创龙岗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林逸涛说。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