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士有多爱“大猫”
观复文化
2021-12-24 09:31

青铜器中,老虎是避不开的一个话题,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呈现,而且很多都过目难忘。比如著名的虎食人卣、后母戊鼎、妇好钺等,皆呈现虎口大张、向着人头、惊心动魄的造型。

商 虎食人卣 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藏

商 后母戊鼎(局部)国家博物馆藏

商 妇好钺(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进的技术往往优先用于礼器和兵器上。以虎作装饰的青铜器,也并不限于上述类型的礼器,更多用在兵器上、军队中。比如下面这件虎纹戈。戈本身是一种进攻型兵器,可啄、可推、可勾、可砍,是沙场上所向披靡的大杀器。在其最醒目的位置,铸有一只怒目圆睁、锯齿獠牙的老虎,其眼、鼻、耳、牙、舌、爪、尾皆刻画入微,活灵活现,手握这样的兵器,很难不士气大振。

战国 虎纹青铜戈 四川省博物馆藏

战国 虎纹青铜戈(局部)四川省博物馆藏

古代兵器自然也少不了剑的身影。下方这枚虎形青铜剑,剑柄中空,镂雕一猛虎伏卧其上,呈剧烈扭动状,肌肉结实紧绷,充满力量感。剑格两边有对称的方形穿孔,刃部前窄后宽,脊棱突起,卷云纹沿脊棱而上,仿佛老虎因扭动而爆发的力量,已冲至剑身。

战国 镂空虎形柄青铜剑 陇南成县博物馆藏

战国 镂空虎形柄青铜剑(局部)陇南成县博物馆藏

戈、剑等兵器之外,虎的形象还大量出现在了古代军乐器上。錞于是早期用于号令军士行动的一种打击乐器,多与鼓配合使用。在《淮南子·兵略训》中记载:“两军相当,鼓錞相望”,说的正是它在战场中的角色和作用。錞于的出土相对较多,且地域广泛,遍及湘、鄂、川、黔、滇等地,在带钮的一类形制中,以虎的形象最为多见,其他还有马、龙、凤钮等。细看下面这件錞于上盖的虎钮,张牙卷尾,造型昂扬,青铜时代特有的神秘感和震慑力扑面而来。

战国 青铜虎钮錞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战争中情报信息的传递,除了乐音,还有更为可靠和秘密的工具,正是虎符。下面这件虎符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因发现地属于东周时期秦国的杜县,而得名杜虎符,其由虎头至虎尾沿背脊中线可剖开为左右两半,中央和派驻地方的将领各执一半。调兵遣将、传达命令时,使节须将中央持有的右半符与地方将领持有的左半符对合验证,称为“符合”。左右两个半符能丝毫不差对合在一起,方可执行命令,反之则不行。现代汉语的“符合”一词即源于此。

战国 错金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以虎形象做兵符的例子还有很多,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诸如汉代的古斗藏王虎符,以及甘肃庄浪县出土的隋代铜虎符等。

汉代 古斗藏王虎符 故宫博物院藏

隋代 铜虎符 平凉庄浪县博物馆藏

从用于厮杀的戈、剑,到传递信息的錞于、兵符,古代将士对老虎的喜爱几乎形成了一种执念,以至于虎符能够代表古代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为什么虎的形象有如此大的能量呢?在中国北方的草原文化、南方的巴蜀文化,以及一些依山林而生的部落中,很早就出现了虎的崇拜,这种崇拜最初源于恐惧。但在古人看来,只要把危险并无法征服的老虎视为图腾去崇拜,虎就不会加害于该部族,甚至还会守护自己的子孙后代,并且部族也能够借助虎的神威,来战胜其他部族和其他野兽。多个文明之间经过不断地传播和交融,这种因恐惧而生的虎崇拜,以及借助虎的力量战胜敌人的观念,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意即虎为百兽之王,凶猛威武,噬鬼擅斗,而这正合兵家的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迭代,老虎的寓意由通灵、御敌等,进一步演化为镇守家宅、驱邪避凶等更加丰富立体的含义。秦汉时期,“白虎”作为四神兽之一,在家宅房屋的瓦当装饰上运用成熟,继而发展到门神、铺首等,并愈发呈现祥瑞、喜庆之意。

汉 四神白虎瓦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