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郭倡敏:深入基层调研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1-11-23 22:54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郭倡敏的日常工作,是对全市的交通设施进行维护。他说,此次从“机关”到“基层”(大浪交警中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援,也是一个调研过程。

【核心提示】小小一张驾驶证,非法申领后开车上路就如“埋雷”,黄志勇从源头打击防范交通事故;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大小动脉中,许坚生、曾光带领铁骑队巡逻护航,任振华深夜“猎虎”,周容添收押“醉猫”;在幕后,郭倡敏管养、维护交通科技设施……本周《特区卫士》聚焦深圳交警压降事故,守护城市平安的故事,敬请关注。

11月15日15时许,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科技处科技设施科民警郭倡敏第一时间赶到龙华区工业路与景龙建设路交叉口。郭倡敏的日常工作,是对全市的交通设施进行维护。他说,此次从“机关”到“基层”(大浪交警中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援,也是一个调研过程。

龙华区工业路与景龙建设路交叉口位于大浪、民治、龙华三个交警中队辖区的交界地带,此前还发生过一次重大交通事故,也是此次交通整治的重点部位。15时许并非早晚高峰,工业路与景龙建设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来来往往,一旁的工地嗡嗡作响,不时有电单车窜来窜去。在这个十字路口西南侧,郭倡敏带着一名队员开展电动自行车违章整治。定点执勤没多久,就有不少外卖员骑着电单车从景龙建设路机动车道驶过,郭倡敏一一示意停车慢行。

郭倡敏说,当天执勤主要是劝导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如果电单车驾驶员走机动车道首次被查,将面临口头警告,第二次被查将面临罚款处罚。在定点执勤的同时,电单车驾驶员未戴头盔也是重点整治的违章行为。

此次支援大浪交警中队对郭倡敏来说,还是一次重要的调研机会。他说,景龙建设路至工业路有一条右转车道,而此前是“右转+直走”车道,地标变了,天标却没有及时变更。“大部分驾驶员习惯先看天标,再看地标。天标、地标不一致,就会误导驾驶员。”郭倡敏说,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变更后,还涉及电子警察的调整,这些配套的改动不能马虎,否则不仅会给驾驶员带来麻烦,而且不利于交通监管。

连续多日的巡逻执勤,郭倡敏很快熟悉了大浪交警中队辖区路况。几天后,郭倡敏又发现景龙建设路与工业路交叉口的红绿灯间隔时间设置还有可进一步优化提升空间。他说,平峰时期可能看似合理,早晚高峰却可能面临行人过街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论证分析。“红绿灯间隔时间的设置,首先要保障行人、机动车都安全通过,在安全的基础上再保证有序、畅通。  ”他说。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郭倡敏:深入基层调研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