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宝龙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第二党支部以“五个最”为着眼点与落脚点,构建基层智慧治理模式,实现基层系统化治理、精细化治理、高效化治理和主动性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与满意度。
建立健全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
打造平安建设“最强大脑”
该党支部通过上线平安建设“码上办”服务及组建服务队伍,打造平安服务“最强大脑”。一方面,线上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先后在全市率先开发上线了平安建设“码上办”1.0至4.0 版平台,为群众提供“信访诉求、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治安联防、心理咨询、隐患上报”等智能服务;另一方面,线下队伍强化工作效能,建立8个“码上办”平台运营群,组建包含社区网格员、楼栋长等在内的2709名平安志愿者队伍以及调解员、法律顾问在内的 560名服务队伍。自“码上办”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群众上报隐患174条、信访诉求74条、社区发令43次、群众咨询467次,平台纠纷化解率为97.8%。
“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该党支部通过建设两级阵地,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线上,率先在全区打造了街道、社区两级网上智慧平安指挥中心,实现一个口子快捷高效处置,全流程可视化管理,极大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事件办理成效。线下,整合治安、调解、仲裁、咨询、法律援助等多项业务,在街道、社区两级行政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同时,立足“精细化”,形成“一体化平台、一揽子解决、一站式服务”的平安+工作模式。2020年10月以来,两级实体化中心接待群众来访7350人次。
保障中心运作“最快反应”
该党支部通过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保障中心运作“最快反应”。首先,建立健全“码上办”日常运行机制。实行24小时工作制,由智慧系统自动分拨事件问题隐患,通过系统的流程和对矛盾纠纷事项分级分类处理,倒逼各业务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其次,建立健全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中心建立联席会议、首问负责等多项制度,尤其是完善“社区发令、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社区凭区信联办授权的《通知》调配街道或区直部门到场处置,及时做到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再次,建立健全区人民法院驻街道工作站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工作站等单位多元解纷协作机制,就地调解民事纠纷、快审民事速裁案件。
实现诉源治理“最前推进”
该党支部通过优化四项举措,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化解在源头,实现诉源治理“最前推进”。一是发挥品牌调解室示范效应,目前已挂牌4个品牌调解室、3个特色品牌调解室。二是打造“调解超市”,率先在全市组建了以各社区品牌调解员为专业力量,人大代表、行业代表、心理咨询师代表等为代表的“一专七代表”调解队伍,提高调解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三是下沉法律资源,“码上办”系统引入“深圳移动微法院”“小法管家”等信息平台联通,帮助群众足不出户获取法律资源,同时派遣法官级审判团队到一线开展纠纷化解、案件审判等工作,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四是创建街道级人民调解培训学校育人才,率先在全市建设街道级人民调解培训学校,通过自编教材、请调解专家授课、安排全员轮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基层调解水平。2020年10月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52宗,调解成功2282宗,调解成功率达97.02%。
(来源:龙岗融媒)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