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论 | “五力”叠加:一场全国独家首次直播的成功密码
2021-11-02 18:1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刘思敏   吴徐美

2021年4月27日,读特客户端成功完成全国首次海底野生珊瑚产卵直播,一时刷爆网络。高难度的技术操作、严谨的专业态度、热烈的反响效果、多个“首次”的创新,为宣传深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开展、提升深圳生态文明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成功直播的背后,是魄力、实力、定力、合力、借力等多力叠加的结果。

【关键词】海底直播   海洋环保   珊瑚产卵

2021年4月27日,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推出《全国首次!海底直播野生珊瑚“下蛋”记》大型直播 [1],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百度等21家平台同步直播,反响热烈,全网累计浏览量突破300万。

此次记录到深圳野生珊瑚群落产卵,不仅表明深圳海域的水质条件能满足珊瑚的有性生殖需求,更意味着深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野生珊瑚产卵海底飞“雪”瞬间的视频网络刷屏[2],网友纷纷点赞,环保公益界给予高度评价,从直播难度、过程到效果反响,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相当“出圈”的直播尝试。

勇于创新、迎难而上的魄力

本次直播,读特客户端在直播领域实现了几个首次:内容上,这是全国首次直播野生珊瑚产卵,首次成功呈现野生珊瑚产卵这一罕见的自然界伟大奇观;技术上,海底光纤首次引入作为直播设备;形式上,首次同时采用无人机、海底、采访间多个视角,实现了真正的海陆空多机位。

海底直播野生珊瑚产卵难不难?答案是:太难了!

难在罕见。珊瑚产卵是自然界的伟大奇观之一,直到1981年科学家才第一次亲眼见到。大部分珊瑚产卵每年只会发生一次,每次持续3-7天。因观察记录难度大、耗时长、专业技术和背景知识要求极高,截至直播前深圳尚未有野生珊瑚产卵的视频画面记录。

难在海底直播技术。直播需要引入我们从未使用过的海底光纤,和之前的直播设备能不能匹配传输画面?潜入海底的拍摄师要找到最佳拍摄位置,需要长时间举着很重的拍摄设备,同时还得懂安装光纤,一次又一次调试海底向陆地发送的信号……

直播的难度还在于野生珊瑚产卵的不可预见性。和人工培养的珊瑚不同,野生珊瑚产卵更具不确定性。哪怕是之前在同一个位置观测到了产卵过程,直播当天也未必会再产一次。

这么多困难加在一起,似乎只有一个结论:mission impossible。敢迎难而上,敢闯敢创全国先河,读特团队靠的是什么?首先是决策层的魄力。

其实关于野生珊瑚产卵的报道,读特最初的方案并不是直播。早在今年3月,读特团队与海洋环保公益组织开始拟订野生珊瑚产卵报道方案。最初的想法是以图文视频为主,跟拍两个月制作成纪录片,预计在5月完成推出。然而,4月下旬,在大家全力报道深圳党代会开幕的时候,读特团队突然获知,今年珊瑚产卵大概率提前。珊瑚“早产”让人猝不及防,融媒报道方案还没完成,怎么办?

读特团队与合作的专业团队商议,在多方考量后认为,此前深圳尚未有野生珊瑚产卵记录,如能将野生珊瑚在深圳的产卵情况直播,比起传统常规的图文视频报道,将会有更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此时,主流新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再次显现其优势。基于长期合作的信任和不懈的专业精神,读特团队决策层慎重分析后当机立断:避开党代会开幕当天,于4月27日推出国内首次野生珊瑚水下直播。

长期磨炼、探索不止的实力

做出直播决策背后的底气,要魄力,也需实力。

实力来自于无数次的实践和探索。2016年读特客户端上线至今,直播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从最初简单的图文直播,到视频流直播的实现;从单机位到多角度多机位切换;从稳定的推流技术到更灵活的手机直播技术;从新闻事件的常规直播模式,到尝试启动更符合现代城市节奏的慢直播……仅以2021年为例,截止到7月31日,读特客户端已进行直播240场,平均几乎每天至少有一场直播。从直播数量到直播类别的探索,读特从未停止。

实力来自于策划力。在内容被流量裹挟后又回归内容本身的时代,相对于自媒体,主流新闻媒体因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优势,在近乎残酷的互联网竞争中得以复苏。读特客户端作为党端,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沉淀积累的经验,成为其策划力的基础,以策划团队为大脑的新媒体产品生产架构流程正日趋成熟。

技术赋能的策划力,成为良好新媒体生态中重要的环节,催生出更丰富的想象力、更强的执行力。

打破常规、临危不乱的定力

其实直到直播正式开始,也没人敢确定能顺利看到珊瑚产卵的场景。然而读特团队非常清楚:这种不确定的真实,正是直播报道价值的体现。将新闻事件连续完整真实地呈现,哪怕最后没有野生珊瑚产卵的镜头,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整个直播执行的过程中,读特团队显现出一支成熟的直播队伍应具备的定力。

从决定直播到正式播出,前后只有几天时间。从技术到内容,每一个细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箭已搭弦,不得不发。两个团队沉着冷静,快速理清头绪、确定分工:读特团队负责拟定流程,确定直播脚本、主播人选、直播后台的技术对接、制定宣发流程、协调各平台宣传造势;潜水团队负责解决水下直播技术难题,并提供专家和专业设备支持。直播团队迅速组建,各方人员总共近30人,涉及前方摄像、无人机拍摄、室内采访、现场采访、安全保障、技术保障、后方导播台、编辑后台等多个场景。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大家各司其职,一次又一次核对直播细节。直播当天,前方团队提前半天抵达,与已经调试好技术设备的专业团队汇合。直播时间长达近四个小时,网友在线围观互动热烈。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晚9时左右,随着成千上万颗卵子从珊瑚群落陆续迸发喷出,直播间300万坐等在“产房”外的网友们爆发出欢呼声,掀起一场庆祝珊瑚“宝宝”出生的海底狂欢。

敬畏科学、联手专业团队的合力

在野生珊瑚海底直播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读特客户端只能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向社会专业资源寻求支持。本次直播的成功,就得益于读特长期以来与海洋环保公益圈协作形成的黏合力。

一直以来,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读特客户端与深圳海洋环保公益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该组织从最初给读特UGC版块鹏友圈提供优质内容,到越来越深度的专业协作,合作类型不断推陈出新,内容不断丰富。

本次直播由中科院南海所专家、珊瑚礁协会太平洋分会专家进行观察分析,由与中科院南海所合作的专业海洋环保公益机构具体执行,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

设备防水、信号传输、电源供给等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珊瑚产卵海底飞雪的场景,是当晚在海底悬停近一个半小时的潜水志愿者们,用人均潜水400次的经验换来的。他们从今年4月起就保持着每周一次潜水寻找“待产”珊瑚的频率,在海洋生态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出科学完整的观察方案。这样的频率一直持续到直播前一周,后来又从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天一次。

正是这样的严谨和专业度,有力保障了向全国观众首次实时公开野生珊瑚产卵过程。4月27日的全国首次水下直播野生珊瑚产卵,就是读特客户端时刻关注深圳海洋生态,与环保公益人士长期关系维系的积极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洋生态环保拓宽了读特客户端的报道领域,而其中海洋生态直播类报道,更是逐渐成为移动新闻主流媒体的重要抓手,弥补了客户端吸粉能力的不足。

借力打造多平台大型直播航母传播群

直播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今日头条、抖音等21个平台同步推送,全网传播量当日即达到300万,通过多平台搭建起来的大型直播航母传播群初显战斗力。

为了让本次直播宣传效果最大化,读特团队启用多平台航母传播群,迅速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字节跳动等平台联动,利用央媒和头部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流量、影响力的双赢。

这个传播群在读特数次大型直播活动中都曾启动过。比如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的《我们都是新时代追梦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大经济特区联动直播》,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的《“与深同行·共爱地球”全国九城十地大型联动直播》等。事实证明,协同作战达到多方共赢的机制,有效提升了读特的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也提供了今后更多更大领域的合作机会。

参考文献

[1]你见过珊瑚“下蛋”吗?深圳海域全国首次直播这一海底奇观,快来围观

[EB/OL]. https://live.szpgm.com/liveHtml/agent/l_l.html?roomID=500086

[2]等到了!是漫“天”繁“星”!深圳海域野生珊瑚产卵高清画面来了!

[EB/OL]. https://www.dutenews.com/p/1484411.html

(作者刘思敏系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总监;作者吴徐美系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编辑)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