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坪山积淀了绚烂多姿的红色文化宝藏,有着不少生动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意义。我们将陆续在“坪山先锋”平台刊载坪山红色故事、改革发展故事,敬请关注!
坪山革命烈士纪念园
穿过坪山河上的建设路桥,马路右侧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一下子吸引了视线,走近后豁然发现,这里正是坪山革命烈士纪念亭所在地的坪山公园,宏伟的大门前左右立有石狮,穿过大门是层层往上的阶梯,登上最高一级台阶,眼前是一个四柱三楼式牌楼,牌楼中间是东江纵队司令曾生将军在1983年11月13日所题写的“坪山革命烈士纪念亭”几个大字,顶上有一颗闪闪的红星,而牌楼两侧也分别刻着曾生将军的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站在牌楼前,小路两旁是耸入云天的参天大树,透过牌坊远处路的尽头,矗立着耸入云天的纪念碑,令人肃然起敬。
坪山革命烈士纪念亭
坪山革命烈士纪念园于1957年兴建,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建筑物包括门、牌坊、六角亭、纪念碑及重檐式八角亭。纪念亭台阶上的牌楼宽13.2米,整个牌楼由红色花岗岩石建成,古旧的赭红色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同时也象征着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穿过牌坊,沿着茂密而直耸蓝天的大树,带着庄严肃穆的敬意走在纪念碑前的小路上,可以见到两侧共有四个六角凉亭,分别是英烈亭、流芳亭、铭志亭、尚德亭,让后人记住逝去的先烈“挥泪继承先烈志,誓将遗愿化宏图”。往前登上两段阶梯便是纪念碑,纪念碑后有一重檐式八角亭。如今,紧挨着坪山河的纪念园及其周围沿河绿地,被打造成以红色革命教育为主题的坪山公园。
廉政爱国教育阵地
英烈亭
纪念碑始建于1953年冬,经1957年冬及1983年夏两次重修。1983年,在纪念东江纵队成立40周年之际,原坪山镇党委决定在原址重新修建纪念碑。我们如今所见的纪念碑共分碑台、底座、碑座、碑身、碑顶等部分,碑台围以栏杆,呈八角形,底为2.6平方米;方形碑座,碑身则为四棱台柱边,碑顶饰红五星,高9米;碑身正面有浮塑:“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四面立有赭红色的花岗岩石碑,高2米,宽1米,正面刻有黄坚等172位烈士姓名及“公元一九五七年冬建,一九八三年重修”字样,东面刻“万古流芳”,西面刻“永垂不朽”,南面刻纪念碑碑文:“人类社会历史是想把社会变好的人用血写成的……在胜利的今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烈士们的光辉榜样永垂不朽,万古流芳,永远鼓舞人民胜利前进。”1987年9月,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定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坪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勉励子孙后代要学习历史、牢记历史,更要传承与发扬铁心向党、赤心为民、不畏险阻、不懈奋斗的“东纵精神”,感受时代发展的步伐,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
(来源:坪山区委组织部)
编辑 汪新林 审核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