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代表团代表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
10月18日下午,在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新桥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区人大代表围绕打造制造业高地、一流营商环境、民生幸福城区等主题频献良策,气氛热烈。审议代表们认为,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年5年成绩、谋划未来5年工作,聚焦问题出实招、狠招、硬招,显示出锻长板补短板的决心与魄力,让人对宝安美好未来可期可盼。
加速产业发展
迈向数字时代
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卫树强表示,读报告时5年走过的足迹历历在目、倍感不易,读完有种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新桥街道要拿出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跑好‘十四五’‘赶考’第一棒。”他提出,在加速新桥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加快推进新桥东城市更新和新桥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加快规划建设立新湖-新桥东市级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片区,引导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迈向数字时代,新桥街道在探索发展数字经济要先行一步,用数字化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以现代产业赋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
区人大代表闻长智认为,报告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规划图、施工图,其中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用单独篇章系统阐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经济发展的竞争主要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而不再是单靠政策、靠优惠。”他建议宝安区对标最优标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市场化水平、法治化水平。
关注民生福祉
宝安未来可期
教育、医疗等民生话题成为代表们聚焦的热点。区人大代表江志芳、卢学希关注“双减”政策,他们建议及时针对学校开设的延时服务出台方案,真正让孩子减负、让家长省心、让老师舒心。区人大代表周斌认为,全区学校、医院建设如火如荼,建议同步从全国各地招引专业人才,等硬件设施建成后,确保“有人可用”。
“打赢了疫情防控战,才有后面的经济复苏战。”来自卫生系统的区人大代表朱元方,用“了不起”来形容宝安区打过的一场场疫情防控硬仗。报告提出高标准推进健康宝安建设,提出打造妇幼保健工作全国标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国际一流海陆空立体化医疗急救网络,他点赞这摸准了脉。同时,建议宝安区及早制定规范,率先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
区人大代表钟家武目睹新桥街道的点滴变化,崭新的城市面貌、顺畅便利的交通、宜居宜业的环境引来企业落户。他认为,新桥东项目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政府将有力保障“好项目有空间可用”。“作为宝安人,我哪都不去,我就要留在宝安!”区人大代表高骊一口气用“字字珠玑、精彩纷呈、热血澎湃”形容报告,作为企业界的代表,她深感宝安的未来可期,真正“来了就不想走”。对宝安区正开展的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她建议关注过渡空档阶段,为企业安心留下来设定稳定的预期。
区人大代表陈思源作为社区工作者,建议通过加大“引”和“留”社区人才,加大社区传统文化、非遗项目投入,全区全盘统筹平衡社区编制等举措,推动社区工作站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