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坪山:“法院+社区”巧解300余件物业服务纠纷

2021-10-14 16:00
摘要

近日,为推动物业行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坪山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实施“夜间送达+多元调解”便民诉讼服务,10天内调撤67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圆满化解某小区部分业主与前物业服务公司系列矛盾纠纷,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发展。

近日,为推动物业行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坪山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实施“夜间送达+多元调解”便民诉讼服务,10天内调撤67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圆满化解某小区部分业主与前物业服务公司系列矛盾纠纷,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发展。

缘起:小区更换物业,部分业主拖欠物业费

今年5月至8月,坪山法院陆续受理了以某物业公司为原告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300余件。事情源于2020年底,坪山区某小区更换物业公司,因业主对老物业的服务质量有异议,双方矛盾激烈,大批业主拖欠物业管理费。自今年5月起,某物业公司陆续将拖欠物业管理费的业主诉至坪山法院。

为及时化解和有效预防此类矛盾,坪山法院立案庭积极探索“法院+社区”诉源治理联动机制,促进物业服务纠纷源头化解。一方面,将案件导入诉前调解,委派调解员对案件进行调解,另一方面依托法官联系社区制度,由挂点马峦社区的法官与社区共同协商化解纠纷的对策。最终,253件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在诉前得到有效化解。

因部分业主未能联系以及部分业主因押金未退、房屋修缮等问题对交纳物业管理费有强烈抵触情绪,67件未能诉前调解的物业服务合同案件于9月14日转立为小额诉讼案件。

破局:夜间精准送达,18名业主主动缴款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发展,处理不慎、化解不及时将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坪山法院受理该批次案件后高度重视,决定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审快结。而影响案件办理进度的首先是“送达难”,因为被告业主们早出晚归,难以联络,送达工作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

为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针对被告业主们地址相对集中,基本上白天不在家的特点,坪山法院速裁庭制定夜间上门送达并做法律解释工作的“速风”送达行动方案,并组织全庭干警13人前往小区送达。9月15日18:30,速裁庭干警分为7个送达小组,在马峦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员的协助下,分区域逐户上门送达。

在送达期间,对于有抵触情绪的业主,干警耐心倾听他们不交费的原因,为他们分析案情,阐明法律规定,引导业主积极应诉并合理维权;对于已出租的房屋,积极与租客沟通,取得业主联系方式,现场电话沟通,引导当事人注册移动微法院,线上送达诉讼材料;对于房子空置及未能联系的业主,寻找新物业的工作人员了解业主新的联系方式,继续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送达及耐心疏导,当晚有17名业主扫码支付了物业管理费。另有1名住户因岁数较大,不懂电子支付,法院干警通知物业公司上门收取。

息诉:全程多元调解,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对于对交费仍有疑虑的业主,坪山法院速裁庭一方面联合社区建立业主调解微信群,进一步在微信群中对业主做好法律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安排法官助理对未缴费业主进行一对一沟通,引导尚未送达的业主注册移动微法院,通过微信、移动微法院等方式进行线上送达,并通过电话或会见等方式逐一解答业主疑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知以法,大大缓和了业主的抵触情绪,陆续有业主向物业公司交费。

9月22日、23日,坪山法院对10余件仍未调解解决的物业合同纠纷案进行开庭审理,庭审时,法官耐心倾听双方诉辩意见,析法明理,继续组织调解双方纷争。

最终,经过全庭干警庭前、庭审、庭后,线上、线下的多次调解,67件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在十天内全部撤诉结案。至此,某小区部分业主与前物业服务公司系列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来源:坪山发布)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