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坪山区马峦街道江岭香江股份合作公司代表江岭社区,与专业化物业公司招商积余有限公司举行物业化合资合作签约仪式,合资成立招商江岭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合资物业公司进驻江岭社区城中村后,将实行城中村物业一体化运营、标准化管理,提升城中村面貌和治理水平,为破解城中村综合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据介绍,签署合作协议后,政府采购保洁、清运、垃圾分类、绿化、消杀等市政类项目,将按法定程序承包给合资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环境一体化运营,实现城中村与住宅小区生活品质均等化。同时,合资公司将对城中村进行智慧化改造,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城中村安保、交通、停车、消防、水电气、路灯、环境监测等智慧化,打通深圳“智慧城市最后一百米”。
创新社区党委领导下“权益人委员会+物业企业”治理模式
深圳市共有1400多个城中村,城中村是许多人来深发展的“第一站”,但大部分存在消防隐患和治安风险,居住环境也有待提升。对此马峦街道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动城中村物业化改革。
此次,马峦街道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集体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磋商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协同、优势互补,率先在江岭社区,推动与招商积余合资成立招商江岭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并将其纳入民生诉求系统一网统管,为形成社区党委领导下“权益人委员会+物业企业”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中村治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
“组建合资公司只是改革的起步,接下来将对城中村查缺补漏,高标准全面围合,并结合实际在关键节点打造标志性景观,全面提升城中村景观品质”,马峦街道负责人介绍道。与此同时,各社区牵头成立城中村权益人大会,通过交叉任职等措施,实现党组织对权益人大会的领导,并依法制定简单清晰的《权益人大会议事规则》和《城中村管理规约》,明确城中村物业收费指导标准、物业权益人、物业自治管理机构、准入运营机制等,为城中村物业化提供法律支撑。
马峦街道负责人表示,在做好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合资公司将积极提供衍生服务、探索营收新模式。街道也将以此为契机探索工业园、商业园合资公司承租管理新模式,从源头扭转遏制“二房东”问题,降低产业成本,并通过机制把关、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城市更新后项目前期物业由各合资公司承接,从源头上防范因前期物业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
“江岭社区物业合资合作协议的签署,既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也是我们努力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的尝试。”马峦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把合资物业公司作为基层治理服务的抓手和平台,在党建引领下,推进物业标准化管理、智慧化改造、多样化服务,并逐步向街道全域推广,从而实现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