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记者忆陈忠实·聊天篇 | 陈忠实说:我从不看中国古典文学

记者 齐霁
2016-04-30 05:58
摘要

愿陈老师一路走好!愿天堂里他还会有更好的作品!

4月29日,我本来有个小小的计划,想在周五人少的单位上写个小东西。但上午看见了陈忠实老师去世的消息,就开始左右联系稿件,一切都乱了!

我想我有关于拜见陈老师的一个没写完的残篇还在,但家里的电脑上没有找到,这下我没底了,如果单位的电脑里再没有,那就是换电脑时丢失了。好在单位电脑里还有,我没白写那一段初识的经过。

638276338880954971

在《初识篇》里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没写出来,现在我还如在当天的感觉一样。

我去拜访陈忠实老师的那天夜里,我去早了20分钟。

我靠在墙上,给远在深圳的老同学张建强打电话

我问他,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他说不知。

我告诉他说,我现在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的楼下,就要拜见你我都非常崇敬的大作家陈忠实先生了。他当时很是吃惊,并对我说,让我替他向老先生问个好。我答应了,并且没忘记替他问候。

我是这样说的:陈老师,我们远在深圳的两个同学都非常崇敬您,并且有时喝了酒就坐在马路牙子上讨论您的作品,认为,目前为止,中国当代文坛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超越您的《白鹿原》。我说,我的同学张建强让我替他问候您。陈老师说谢谢。

然后我们开始进入正题,我要采访陈忠实先生。

186708637903595084

关于这个采访,说起来还有一个趣话。

当时我去西安是参加全国文化记者看西安的活动,趁机去采访一下陈忠实先生。

但据我所知,2006年,深圳特区报体育部的西安人马强兄弟约过陈老师给我们写世界杯的专栏,2008年还想约他写个看奥运的专栏。但没想到,两件事陈老师都拒绝了。一是不再接受采访,二是不再给报刊写专栏。

此次我去采访陈老师也一样感到非常无奈。我记得,我的采访本上记下的采访内容大概不过二十几个字。

当时的情景,复原如下:

我一再央求他老人家,采个访嘛。

他说,不嘛!采啥访嘛,我们就闲聊嘛,来我这里的都是朋友,都是好朋友!

我说,好朋友不假,但你是大作家,还有很多人是不能亲自来这里与你当面聊天的,所以,要通过采访的形式,把您的想法传达给读者。

他说,我现在也没什么想法。

我说,那你下一部作品有谱了吗?

他说,还在炼钢!

他竟然用还在炼钢的比喻自己下篇作品的腹稿。

好像还谈了一些其他话题。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他非常坚决地表示,从不看中国古典文学的书,只看苏联的文学作品或者世界文学作品。

我纳闷了,为什么不看中国古典文学?他说,他从上中学时就只看外国文学作品。这到底是为什么?他说害怕串味儿,怕写作时在叙述风格上串味儿。

我理解了半天,认为,可能是他他习惯了西方文学的叙述方式,或者说,是习惯了中国人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那种叙事方式,如果他一读中国古典文学,从语言上就可能两掺和了。那不就成了“邯郸学步”了吗?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看来,大作家不仅有自己的叙事风格,还有自己的阅读底线。那么,陈先生不会因此就缺了些什么吗?好在他是大作家,他不在乎自己缺失不缺失,他只守住自己的底线就好了。

139641143641358213

言谈间,还谈起了他最崇敬的中国当代作家是柳青。

他说,至今为止,他认为还没有谁能越过柳青。

我认为我心目中的大作家就是陈忠实了,可他心目中的大作家却是柳青。关于柳青我读的真不多,也读过一点点(依稀记得他当过县委书记),太没有发言权了,我就信了陈老师吧。

但是,这些都真的是闲聊出来的东西,距离我们的采访还差十万八千里。因为,我们想要的内容是“高大的”,是“时尚的”,更是独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要想的是陈忠实老师对当下的解读,对他未来更大的作品的设想,对文学真实的见地,对当下的文坛的看法,等等诸多内容。陈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往上说,我再怎么追问也没有用处。我也就气馁了。

采访没完成。如果写一篇印象记,显然不够分量。所以说,我那篇《初识篇》就一直放在了我的电脑里,没有问世的机会。若不是陈老师今天去世,我早已忘记了这个残篇。而今,把残篇阅罢,心里不禁阵阵酸楚,把它往微信里贴的时候,竟然还闪动了泪花。

陈忠实与深圳报业集团的书缘--01

2008年12月5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和深圳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30年30本书”评选活动颁奖盛典,陈忠实代表“30年30本书”的入选作者领取了奖项。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陈老师家后的那一年的读书月期间,陈老师应邀而来到了深圳,参加读书月的活动。

在《经典诗文朗诵会》上,在广电的演播大厅里,我又发现了他的身影,我急忙走过去与之握手并问候,我说我是深圳特区报的小齐。陈老师起了身子与我相握,但他是否还记得我,现在想来已未可知了。他此生接见的记者恐怕太多太多了。有的长篇大论,有的三言两语,有的在他的办公室,有的也许在一个什么场合上。他见了那么多的记者,他能够都记住吗?其实这不打紧,我们记住他就好了。

愿陈老师一路走好!愿天堂里他还会有更好的作品!

陈忠实先生千古!

编辑 小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