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香菊:完善顺风车顶层设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读特记者 徐兴东
2020-05-21 16:47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全国两会
摘要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香菊在其提案《完善共享出行顶层设计,推动顺风车事业健康发展》中提出,鉴于部分地方管理僵化,建议完善顺风车顶层设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要求顺风车不能跨市、省域拼车,简单机械地考虑出行成本,把顺风车当非法运营打击……近两年,受2018年几起行业恶性事件影响,全国多地对顺风车态度由鼓励转为严控。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香菊在其提案《完善共享出行顶层设计,推动顺风车事业健康发展》中提出,鉴于部分地方管理僵化,建议完善顺风车顶层设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顺风出行方式的日渐普及,顺风车行业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热点。顺风车倡导同路人搭乘一辆车出行,以路线相同或相似的人合乘私人小汽车并分摊出行费用的做法,不仅降低了交通拥堵,而且还有利于绿色出行,可以说是一个各方多赢的创新与改革新模式。李香菊直言:“顺风车是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出现的新事物,既不同于招手即停的出租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约车。由于地方的规范性文件缺乏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为便于执法,许多地方倾向于对顺风车司机按‘非法运营’进行处罚,且处罚过重过高,责权不匹配,致使我国顺风车行业发展遭遇‘急刹车’,小汽车的使用效率骤降,市场规模与发展速度相比预期严重不符,与国家‘鼓励并规范其发展’的初衷相距甚远。”

她指出,各地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从合乘路线与次数、平台备案与数据接入、合乘主体资格限制等方面对合乘认定的因素进行不当扩充,一些地方甚至要求顺风车不能跨市、省域拼车。李香菊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得有跨市、跨省、甚至全国统一的政策。她建议,顺风车事业的发展必须要纳入法治的轨道,顺风车有关合乘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特别是顺风车与客运经营的区别等,应从顶层设计上加以规制。同时,一定要建立风险预防和纠纷解决机制。此外,各平台公司还应不断完善司机与乘客的匹配机制,对路线、搭乘次数等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司机与乘客的匹配程度,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对非法营运进行打击。同时,国家层面应对“部分出行成本”涵盖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界定,充分考虑实际行驶情况,综合各项合理开支,破解“车主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个难题。

目前,在广东发展的顺风车品牌主要是哈啰和嘀嗒。其中,哈啰出行方面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广东省用户在哈啰顺风车平台累计发单量超过2亿单,广东省认证通过车主量占比全国总量超过30%。根据哈啰出行最新用户满意度及NPS(用户净推荐值)调研报告显示,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用户对于顺风车满意度最高,平均NPS值超过39.67%。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徐兴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