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至,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日前完成了一项有关粽子的时令食品调查(第一期)。在四十多个粽子样本中,除较早前公布的一个散装碱水粽样本被检出含不准在食物中使用的防腐剂硼酸外,其余样本全部通过检测。
粽子是端午节的时令食品,这次食品调查旨在适时为消费者及业界提供有关粽子食用安全的资讯。据了解,食物安全中心从香港不同食物业场所,包括食肆、食品制造厂和其他零售点抽取粽子样本,进行化学和微生物测试。化学检测包括染色料(例如苏丹红及红2G)、防腐剂(例如硼酸、水杨酸及苯甲酸)、金属杂质(例如铅、砷、镉、水银及铜)及除害剂;微生物检测则包括沙门氏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等致病菌。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有关专家同时提醒市民和游客在选购、制作、贮存和食用粽子时须注意以下食物安全要点:
选购粽子时的安全要点:
1、向可靠的零售店铺购买粽子;
2、购买非预先包装粽子时,挑选用粽叶包裹妥当的;购买预先包装粽子时,留意食用日期及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自制粽子的食物安全要点:
1、向可靠的供应商购买粽叶,避免挑选颜色异常青绿或带有化学剂气味的粽叶;
2、以“三低一高”(低脂、低糖、低盐及高纤维)为饮食原则,挑选较健康的食材(例如豆类、瘦肉、冬菇)作粽子馅料。
贮存及烹煮粽子的食物安全要点:
1、购买粽子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贮存;
2、将粽子贮存于摄氏4度或以下,或按照包装上的指示适当存放;
3、已煮熟但非即时食用的粽子应放在有盖容器内,并于冷却后存放在冰箱上格,其他生食则应放在下格,避免交叉污染;
4、食用前,应将粽子彻底翻热至中心温度达摄氏75度或以上;
5、吃剩的粽子不应翻热超过一次,已翻热的粽子应尽快食用。
食用粽子的食物安全要点:
1、 食用粽子前,用流动清水及梘液洗手,然后以乾毛巾或抹手纸抹乾双手;
2、 食用粽子时,减少使用豉油等调味料或添加砂糖。
专家表示,一般而言,粽子的能量、脂肪及钠含量偏高。市民和游客在欢度节日时也要保持均衡饮食,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适量食用粽子。建议市民与游客食用粽子,除增添节日气氛外,可以浅尝不同口味的粽子,避免过量食用。应利用预先包装食物上的营养标签比较产品的营养成分,作出较健康的选择。
专家同时提醒业界,应向可靠的供应商购买食用材料。食物制造商须按优良制造规范的条件来配制食品。使用食物添加剂时,也须符合法例要求。
见习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