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模范、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用深圳速度再造高等教育“奇迹”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2021-09-10 08:20

2015年9月,刚刚接到筹办深圳技术大学任务不久后,阮双琛和家人开车到坪山转了一圈,创景路和兰田路这一片几乎没什么人烟,只有工地和大量的集装箱,他难免有些忐忑。

而去年9月,在开学典礼上,这所“空中大学”已经轮廓初显,阮双琛内心笃定。他在致辞中为这两条穿过校园的市政道路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向内,走兰田路,通往心灵,修身立德;向外,走创景路,创新未来,经世致用。两条分开的探索之路,一旦在人生某处合而为一,你便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学生们在这里快速成长独立,学校同样也在迅速地拔节成长。而全程推动创办这所学校的校长阮双琛,也在今年教师节表彰中获得了教书育人模范称号。

在幼儿园里起步办成一座大学

对于教书育人,阮双琛有种感受越来越深:“以前我们总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但现在我们培养学生是时不我待,天天、时时都在培养学生。人才培养的速度在加快,学校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

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也体现在了深圳技术大学的建设过程中。

深圳技术大学的一期校园最近已经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在校园的一角,“1034”是学校的一座装置艺术,寓意学校从深圳市委2016年1月31日决策筹建到正式设立的1034天。这一速度,在新办高校中十分罕有。学校从独立招生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广东省理科分数线前十的位置,也刷新了不少人对于新办高校成长期的认知。

筹建的过程里,阮双琛对几个环节印象最为深刻。当时校园用地旁边没有适合的办公点,坪山区在区委区政府里为他们腾出了办公场地,但学校初创者们还是决定在校园旁边的一所幼儿园里办公,虽然条件较差,但更方便开展工作。“在幼儿园里办一所大学”,说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却成了现实。

在2016年暑期,阮双琛和几位专家探讨如何加快学校的办学进度,他们沿着周边的马路走,看到即将竣工的第三职业学校和当时还是毛坯的竹韵花园,大家有了主意——向三职校借一栋教学楼,再把竹韵花园改造成宿舍,“这个启动校区很重要。有了启动校区,我们就可以招生,有了学生,才能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快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整所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正是在全市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大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办学。

以学生为中心,抓准应用型大学定位

谈到技术大学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阮双琛认为:“在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技术大学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最核心的还是围绕人才培养,抓准我们应用型大学的定位。”

定位为应用型大学,既是学校得以快速发展的准确定位,但也成为了招生的难题。许多人对于应用技术高校的认识有个误区,认为应用技术院校学的就是重复、低端的劳动。因此阮双琛也不断地坚持对高端技术应用大学的“科普”。一有机会,例如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他就会给学生和家长们普及:“在德国,应用大学有非常好的办学声誉,例如西门子公司四分之三的工程师、大众汽车集团三分之二的工程师、一半的企业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都毕业于应用技术大学。”

在阮双琛看来,深圳高等教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今后深圳高等教育要加快发展,更需要引进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或者老师,改革评价体系和标准,包括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

“通过大学的培养,我们希望学生们最终要实现这么几个目标:一是知识得到了增加,二是就业的范围扩大,三是学生丰富了对社会的认识,四是有了继续学习的能力,第五是有了从容应对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我们才能真正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样的教育目标。”他表示。

“以学生为中心”也是深圳技术大学创校以来的理念,这在校园设计中就可见一斑。最近刚刚落成的湖景餐厅,就是校方与设计师、施工方等反复沟通打造的一个空间。阮双琛说,他希望把这个学校里环境最好的地方给学生们作为餐厅,作为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晚上还可以作为自习室,充分利用和享受这一美丽的景观和开阔的空间。

(原标题《教书育人模范、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用深圳速度再造高等教育“奇迹”》)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