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我的姥姥,她的一生可以用倔强来形容。
姥姥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她年轻时是个会计,听妈妈讲姥姥年轻时是个大美女,个子不高,但是中气十足,做事有板有眼,雷厉风行。
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最大的特点就是嗓门儿大,银铃般的大嗓门,你们能想像得到?
记得小学时的零花钱,上世纪90年代,5毛小康水平,1块就是小资水平啦。我经常会得到姥姥给的零花钱,为什么呢?因为我妈管得严格,所以我就经常“求助”姥姥,撒个娇,5毛就到手啦。当即就要花掉,否则拿回去被老妈发现,除了没收,还要来一通数落。
勤劳、爱干净也许是姥姥留给妈妈最好的生活习惯了,几乎每天去姥姥家串门的我,经常会看到她拿着抹布在擦拭家具,不然就是一天拖好几遍地板,我们都劝她,水泥地板都被她拖得发亮了,还那么执着。然而,我们的吐槽并没有对她造成任何负担。 早年姥爷饱受胃病折磨,腿脚也很不灵活。姥姥为了去批发胃药(长期吃批发更划算),酷热、严寒天气都坚持了下来。那时交通很不便利,早晨出门搭着小巴那种样子的公车去买药,买完又马不停蹄回到家,做饭,照顾姥爷。
姥姥的一辈子都是在默默坚持照顾疾病缠身的姥爷,姥爷不能走路之后每天用轮椅推着姥爷去散步两个小时,姥爷一米八的大个头坐在轮椅上,两小时下来姥姥也是满头大汗,一直这么坚持了好几年,直到身患绝症再也无法照料姥爷。虽然也曾被姥爷误会,默默的躲在厨房掉泪(听妈妈告诉我),但是在我们孙辈的眼中,她整天乐呵呵的,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我们,给予我们最无私的爱。
我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小学因学习成绩不错,姥姥特别引以为傲,到处宣传,我猜邻里都是从姥姥口中才知道我的名字。初中三年我的自行车都放在姥姥家,因为她担心放公共车棚被偷,每天晨练的姥姥会把擦拭一新的自行车推到我楼下,我接过车,跟姥姥告别后,那时的我只是很开心,现在回忆起,只剩满满的感激。高中开始坐公交车上学,忙碌繁重的学业令我窒息,鲜有闲暇去姥姥家串门,直至高中毕业,姥姥因绝症而撒手人寰,那时我已高考完,突然接到姥姥不在的消息,只有木然。那一年我是第一次体会到亲人离去的悲恸!
八载春秋,仍无法令人忘记离别之殇,姥姥的音容笑貌依旧是那样的清晰。
今年,我的姥爷也轻轻地离开了我们。姥爷虽然一直卧床,但是他生前是所有人的牵挂,现如今,这一丝牵挂也飘往天堂。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过往去缅怀。
快到清明,再次献上孙女的一片缅怀之心给天堂的亲人。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