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园区“出行难”得以解决 企业给坪山区委区政府送来锦旗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2021-09-03 12:00
摘要

9月3日,坪山区碧湖科技工业园6家企业代表来到区来访接待中心(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向坪山区委区政府赠送了“为企业排忧解难 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

“现在职工的上班路通畅了、通勤更方便了,感谢坪山区委区政府帮园区解决交通出行难题!”9月3日,坪山区碧湖科技工业园6家企业代表来到区来访接待中心(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向坪山区委区政府赠送了“为企业排忧解难 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

据悉,今年5月份,碧湖科技工业园多家企业联名反映片区出行难的问题,希望加大力度维护交通出行安全、加快实现路网规划建设和道路修复、绿化管养、为员工通勤和居民出行提供便利等。

对此,坪山区委区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该诉求列为区领导包案的重点信访事项,并将企业反映的问题梳理为两类。一是近期能解决的。主要是泥头车管理、通行线路优化、道路修复、道路和绿化管养等诉求,快速响应并解决;二是需多措并举打开“心结”的。对涉及路网规划建设的问题通过加大信息公开、暖心走访、建设计划宣讲、征集企业意见等争取企业群众的理解支持。

具体如何解决园区出行难问题?多部门协力是关键。“由坪山区信联办统筹协调,碧岭街道和区住建局、建筑工务署、交轨中心、交通运输局、交警等职能部门齐心协力,确定任务清单、办理措施、时间进度要求,逐一解决落实到位。“坪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坪山区信联办会同碧岭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园区企业代表和周边工地负责人参加,建立微信群,针对企业代表随时发现的问题,及时核实分解任务。7月21日暴雨,园区道路积水情况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园区企业代表第一时间向信联办求助,区信联办立即联系街道到场处置并迅速完成疏解工作,快速高效处置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

交警和街道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加大对园区道路执法巡查力度,督促项目方加强泥头车管理,每天3巡,清理占道“僵尸车”46辆,有效缓解车辆违停阻碍交通问题。

坪山区建筑工务署督促项目施工方对园区周边破损路面两百余处进行统一修复,保障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

交通运输管理局、交轨中心加强科学规划片区路网设计、明确泥头车通行时段及路线,多次上门联合企业代表共同研究解决出行安全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最佳方案;加快推进园区交通道路改造建设,加快业通三路、六路建设,进一步补齐碧湖科技工业园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园区员工出行环境。

为确保交通顺畅,坪山区人民武装部项目将业通一路围挡临时往场地内缩,让出车辆通行道路,并在围挡边设置了水马及禁止停车指示牌,车辆通行及施工安全均得到一定保障。区住建局加大检查执法,对周边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予以督导,共建良好市容环境。

通过多部门协力,坪山区快速解决了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如今园区交通出行安全、便利,惠及园区近40家企业及周边近2000名员工和居民。9月3日,坪山区还召开碧湖科技工业园信访问题回访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和区有关部门一起座谈,听取企业对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意见建议,并现场解答,副区长吴志柳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坪山区各级各部门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始终,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